曹植的英雄梦

2023-08-20  本文已影响0人  竹影诗瘦

白马篇

[汉]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富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的一生分为前后两期,分界线是公元220年的曹操之死,曹操死后,他前期受到多少宠爱,后期就受到了多少压抑。

这首诗的诗名仿照《诗经》惯例“首句标其目”,是曹植前期的代表作之一。据学术界考证,这大概是在曹植16岁时作的。诗的开头写了一个游侠少年,武功特别高强,比方说写他的射技是“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佩 戴着良弓,身上还带着参差不齐的箭。然后能“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可以百发百 中。诗中的“左的”“月支”“马蹄”都指的是箭靶子。而“飞猱”是一种猿猴,动作特别灵巧,别人很难射中它,但这个少年只需仰面一箭就能射中。这里曹植其实是在用少年的武功表明他的雄伟大志,作为英雄梦的寄托。最后的两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也是诗人在表明他的壮志和决心,这也是如今成语“视死如归”的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