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ceed:how we can reach our go
1、找到目标
我一直在寻找我的目标,没有目标的行动,就像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没有航向的帆船,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又无法知道哪个方向离海岸更近,如果继续犹豫不决待在原地只能弹尽粮绝,如果意志不坚定,频繁换航向,就永远不知道资源耗尽和成功登陆哪一个先来。
在学习中我就是没有航向的船,我什么都学点,但是没有想过我的终点在哪里,学的时候我就是犹豫不决,常常今天决定要当老师,明天又想从事金融,结果从未开始过,卡在原地等着时间流逝。
我越来越觉得选出最优航向不是最重要的,选定一个正确的方向全力冲刺,成功登陆,然后再次起航,奔向下个岛屿才是最重要的。
我在寻找目标过程中的思维漏洞:
1、完美主义:我错就错想找一个完美符合自己性格,有成长性,符合未来趋势的目标。
2、固式思维:我之所以要选一个完美符合自己性格的目标,有两个假设,一是我的现在的性格很好且一成不变,二是我的目标要坚持一辈子。显然性格虽然比较稳固,但不是不可改变的,只要有足够的刻意练习是可以变的更好的。既然我的性格会变,世界也在变,目标肯定是阶段性的。
3、逻辑混乱:自从知道了选择大于努力,我对选择就慎重起来。在人生重大目标的选择上,我不敢含糊,结果却是不敢选了,但别忘了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推迟选择也是一种选择,而且都是低效的选择。其次选择比努力重要,不代表努力不重要,努力其实是做成任何事的必要条件。
原本我是想从《Succeed:how we can reach our goals》这本书中找到我的目标,后来读了书才发现,这是一本告诉你怎么达成目标的书,但是在这过程中我受到了启发,我也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也就是以上的陈述,接下来就是定下一个正确的目标然后开始用书中的方法来愉快的达成。
2、影响你建立目标的因素
本书作者: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Heidi Grant Halvorson)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现任哥伦比亚大学动机学科学中心副主任。多次在权威学术杂志以及BBC、《哈佛商业评论》等重量级媒介发表学术成果。
做成一切事,无非就是正确思考+正确行动的结果。达成目标也不例外。本书分为三个部分,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给出了我们达成目标的具体步骤。第一部分为:影响你建立正确目标的因素;第二部分为:目标背后的真实意图影响你达成目标和幸福感;第三部分:在目标实施过程中运用有效策略帮你达成目标。
(1)建立一个好目标。
1)大家不妨想想你现在的目标是什么?财富自由、身体健康、生活幸福、考上大学、减肥,周游全世界,换工作。然后对照一个好目标的标准来修改一下你心中的目标。
一个好目标应该是这样的:
1、具体。结果可评估,过程可测量;
2、有吸引力。能充分调动你的积极性;
3、有困难但可达成。能激发你的潜力。
财富自由要挣多少钱,王建林的一个亿的小目标对他才是有吸引力的,对你来说有吸引力,有困难但是可达成的目标是多少?减肥要减多少斤,每天采用什么运动方式,运动多久,饮食怎么安排,为什么要减肥,减肥对你有足够的吸引力吗,一个月减20斤是否努力一下可以达成?
2)当遇到我们抗拒但是做了会有成长的有困难不熟悉需要很长时间的目标时我们有没有办法让自己很好的执行下去?比如学编程。
在思想上用Why-thinking mind,就是要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这件事赋予意义可以提高我们的动机和拒绝诱惑。但是在具体行动过程中,要用What-thinking mind,就是要问自己每一步要做什么,关注当前的动作可以让你减轻压力,快速开始行动。学会编程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选一门编程语言,选一个好的教育平台,选一个好课程,准备好资金,开始定学习计划,每天按照计划学习。
3)那如何避免过于悲观不相信自己能成功或过于乐观低估一个目标的可完成性?
如果你认为自己缺乏成功达成目标的能力,比如意志力、技能、性格和智力等等,那么你需要摆脱固化观念,要有成长观念。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 Carol Dweck 在他教授的理论中把人分为两种观念模式:
固化观念模式(entity view):这些人认为一个人的能力和智商基本上是固定的(天生的),后天的努力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成长观念模式(incremental view):这些人认为人的能力和智商是逐步积累获得的,是可以通过努力不断改善的。
如果你过于乐观只看到了达成目标的好处,忽略了达成目标中的困难,那么你可以用mental contrasting的方法来正确评估自己的目标。
1、找一张纸和一支笔写下你的近期正在执行的或者将要执行的目标。
2、想像达成目标后你能收获什么。
3、想像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你会遇到哪些困难。
4、写下另一个积极的结果。
5、写下另一个困难。
……
4)如何利用信念和环境来促使你建立正确的目标。
我们的信念决定我们认为一个目标值得达成还是仅仅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如同我在第一部分里写的,我在找完美的适合自己的目标,那么什么叫适合我?就是能发挥我的优势,避开我的弱势的目标。例如有的同学认为自己没有学习英语的天分,有的同学认为自己数学能力差,这种信念导致他根本不相信自己能学好,所以他们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和基因对抗。而在自己做的好的科目上花的时间最多。结果可想而知。
如果你相信智力是天生的,你就会认为自己要么是聪明的,要么是愚笨的,你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就会下意识去证明自己是聪明的,因此你不会选择那些超出你能力范围的目标。而且你会有一个逻辑错误,任何需要努力才能达成的目标都证明你不擅长它,会显得你很笨。
如果你相信智力是可以通过努力增强的,你就会默认自己是可以通过努力获得进步的,你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就会下意识注意自己得到了哪些成长,因此你敢于挑战自己,你知道花时间努力是获得成长的前提。
想想生活中你在哪些方面还是固式思维,尝试用成长思维来看待它,你会发现你的缺点是可以改善的,你会获得希望和成长的喜悦。比如性格,性格是很难改变但还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你肯花时间去成长。
既使基因能决定你的起点,但是它不能决定你的终点。就像你决定不了出身,却可以决定人生一样。
让你的潜意识为你工作。
潜意识控制的目标比你有意识制定的目标多的多,越是多次做一件事,这件事就变得越来越自动化。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从下班到家的路上,你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怎么到家的,就像内在开了程序,身体自动把你带回家,你根本不用思考?学开车的刚开始你脑子一遍一遍想先打火,然后踩离合,挂挡,松离合踩油门,拉手刹,后期熟悉了后瞬间动作就完成了。
词语、图片、物体和人等都可能无意识的影响你的目标。
公司里的标语“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标语看起很傻,没人会注意,更别提遵守了。但其实你的潜意识已经接受到信号开始朝着目标前进了。在一个“资源悖论”网络游戏的心理学试验中,实验者要从虚拟鱼塘中捕鱼,捕鱼多的获胜,但是和现实社会一样,为了能可持续性发展不能过度捕捞,否则全部人都得饿死。所以大家还得搞好协作,每次捞到鱼后,实验者根据鱼的大小可以选择留下,或放回。在实验前,那些被展示过帮助,支持,协作,公平和分享等积极词汇的实验者比对照组多放回25%的鱼。
运用触发器来点燃潜意识,帮助你自动追逐目标。
任何事物都可能触发你追逐目标。
触发目标比达成目标重要的多。
触发器只能无意识的触发你正在有意识追求的目标,或者在你看来是积极的有价值的目标。
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触发器有不同的理解,要找到和你目标匹配的触发器,才能无意识触发你追逐目标。
现在就在床头贴上偶像的头像;把目标写下来贴到电脑前;找个精神导师,读他们的传记和书让他们的目标传染给你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