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力(9)分寸感

2022-06-22  本文已影响0人  不倒翁why

说实话,这节课,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我感觉有点模糊,好像都听明白了,又好像不明白。

笔记:

在孩子的表现中,按自己的直觉描述最在意的点,再把这些要点通过一定的方法整理和完善,这是上节课学的怎么中正地拎要点。这节课学怎么掌握教育的分寸感。

在教育上用力过猛(比如把拎出来的要点全当重点处理),就像一个重锤一样捶在孩子身上,结果带给孩子的是压力、沮丧、愤怒,破坏了孩子的内在动力。那我们怎么在拎出的要点中掌握其中的正负和轻重呢?有一条大的原则就是重积极因素,轻消极因素。

很多让家长束手无策的孩子,无论这个孩子表现多么糟糕,作者总能捕捉到积极因素,然后给予肯定和支持,让积极的行为扩展并覆盖掉原来的消极表现。

比如一个孩子经常上学迟到,有时能把爸爸气得把孩子和衣服一起丢到楼道里。作者给家长的建议是每天还是照常叫他起床,照常迟到,等待积极时机肯定他。

一段时间后,问题有所好转。一天,孩子对妈妈说自己只迟到五分钟。妈妈按照作者的方法,换种心态,对孩子说:“对呀,你迟到的时间越来越短,明天你再稍微快点,咱们就能不迟到了”。

在这个例子中,爸爸的处理方式比较重,希望当天就能解决,而作者的处理方式比较轻,给了孩子一个温柔的推动力,帮他跨越了迟到问题的最后一道门槛。

用这样的方式处理不写作业、磨蹭、脾气暴躁等棘手问题,也会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从上面这个例子中,我们知道教育分寸感拿捏很重要,用力过猛可能伤害了孩子。

下面从两个角度来讨论教育中的分寸感,分别是正负和轻重。

分正负

正负就是正向的和负向的,通俗讲就是好的和坏的。正向和负向涉及到教育的基本判断,如果这个基本判断出错,就会一错到底。

好的和坏的一般比较好分辨,这节课讲那些难分辨的。

在正负的判断中,常会出现忽视和误判。在生活中,这种情况还是挺常见的。

作者遇到一个极不爱写作业的孩子,咨询一段时间后,作者对妈妈说:这个孩子接下来会有明显的进步。后来证明作者是对的。妈妈很诧异,问是怎么判断的?作者让妈妈再听一遍写作业的录音,妈妈还是猜不到,说孩子的表现还是不愿意写作业呀,并且还跟妈妈讨价还价呢。

作者说:的确,如果以是否愿意来看,孩子确实没有改变。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孩子的不愿意当中藏着积极的信号:以前孩子一写作业就埋怨、哼唧、耍赖、油盐不进,特别难缠。而这一天的录音,虽然还是不想写作业,但是程度变轻了,提出的条件也相对合理。作者就是透过这孩子这样的状态感觉到了内在动力开始萌芽。

积极的信号我们容易看不见,同样有些微妙的负向信息也会被我们忽视。比如有的孩子从小到大都是人们眼中的好孩子:懂事、有礼貌、自觉、成绩好,在考试这样的既定规则和任务当中,完成度很高,等走上社会发现创造能力是短板,只好随波逐流,没有发展后劲。

为什么会这样呢?作者说,最初也许是孩子自己的选择,他把自己框定在一个好孩子的角色里,没有锻炼出独立思考和选择的能力,也没有发展出真正的兴趣爱好,家长也没有意识到其中的缺失,对当下比较满意,进一步框定孩子。孩子偶尔的尝试和探索又被家长拉回到了既定的轨道中。所以我们拎出要点判断正负时,即使很有把握,也得再斟酌一下。

除了忽视外,误判也是经常发生的,把正向的当做负向的,把负向的看成正向的。

作者发现,很多家长在常识性的问题上常常十年如一日犯错,比如相信孩子犯错了就要理直气壮指出:这错了,那错了,一定要改,知道吗!

然而结果却是屡教不改,为什么呢?因为家长不分时间、场合,带着不满和责备说教,伤了孩子的基础感觉。比如家长给孩子辅导作业,简单的题讲三四遍,孩子还是一脸茫然。家长觉得你不会没关系,倒是听啊,不知道神游到哪去了…

被家长说教,孩子沉浸在难过中,当然心不在焉。作者建议妈妈婉转指出孩子的错误,比如:这道应用题的得数,看上去咋那么不合理呢?要不你再看看?

妈妈用这种温柔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治愈好了孩子的神游。

分辨要点的正负容易,但要分轻重,会更微妙,也更关键。

分轻重

在教育上用力过猛,不是家长的本意,只是分寸感拿捏不当。作者分别从生命逻辑和发展逻辑来帮我们更好的掌握这个分寸感。

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家长只盯着孩子当下的表现,却常常忽略了一个最终极问题:对孩子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

新闻中那些极端的消息,孩子因为学业压力退学甚至自杀、自残,我们不禁要问,如果孩子的生命受损,那这个过程对孩子的推动和成全还有什么意义?我们肯定不愿看到自己的孩子这样长大。所以,一切教育行为,当我们想过这样的终极追问,那么当下的表现就变得轻盈,家长也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跟孩子抓狂。

也许有些家长会说就算我们秉承生意命逻辑,努力给到孩子快乐和幸福,但日常的教育中毕竟还有很多具体的分寸要拿捏,这就说到发展逻辑。

在发展逻辑中,家长不要把自己最关心、表现最明显的地方当做最重要的,而是要抛开对错,先问为什么,再问会怎样,举个例子:

爷爷爱唠叨,以前,小孙子被叨叨烦了,就给妈妈告状,而最近经常跟爷爷争论。妈妈觉得这是没礼貌的行为,是父母眼中最重的问题,而作者的看法相反。作者会在心中问:孩子为什么改变了策略,他如果一直这样会怎样呢?

以前孩子内心力量比较弱,被爷爷叨叨烦了,也只能委屈跟妈妈告状,而现在他从容有力量,如果这样推演下去,爷爷拿他没办法,孩子的生猛和直接反而会引导爷爷。爷爷的行为会有所收敛,然后孩子也不再那么强硬,如此孩子在调整和爷爷的关系,这是作者眼中重要的事。至于礼貌等一等会自行消失。

当我们问了为什么会怎样,这件事情的重点就从礼貌转移到了调整关系上,就会明白,有时候孩子比大人更有力量。

在培养孩子内动力过程中,教育分寸感的拿捏是非常微妙的,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总结:怎么拿捏教育中的分寸感,大原则是重积极因素,轻消极因素。

具体来说就是学会分辨孩子表现中正向和负向(好的和坏的)、轻和重的信息,作者举例子详细给我们说了那些容易被我们忽视和误判的地方,通过生命逻辑(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孩子生命的完整?)和发展逻辑(多问为什么?会怎样?)来重新认识我们的教育行为,帮助我们掂量轻重,更好拿捏教育的分寸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