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自己的思想
经常看侦探剧里说: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确实如此,他们最终都用情节展现了眼见和事实之间的矛盾,但你又是否知道,其实我们想的,也可能不是真的呢?
我们的想法,常常受大脑的情绪影响,而情绪,往往取决于多巴胺和内啡肽的分泌。
多巴胺是由快乐产生的,内啡肽则相反,是由痛苦产生的。这两种物质,都会产生爽感,当然,内啡肽产生的爽感是为了降低痛苦对大脑的刺激。
人的思想如果被内啡肽牵引,产生过激的病态症状,迷恋于对自己以及别人的痛苦所产生一瞬间的快乐,就会产生自虐、暴虐等情况。
不知道大家在现实中看到车祸时,有没有注意到自己会在撞车的一瞬间产生“爽”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只是一瞬间,随即就会产生对伤者的怜悯或者人员没受伤的庆幸,这是大脑对痛苦的瞬间麻痹,是为了防止大脑受到过强刺激产生的保护性行为。
但如果有人错误地把这种“爽”当成车祸本身带来的,而去找一些车祸现场视频去看,这其实不太好,因为既然是刺激,就是会对大脑有影响的意思,经常性地去这样做,大脑经常受到不良刺激,会对身心健康有不好的影响。
我以前玩过一次开车的游戏,但这个游戏很暴力,可以在城市里到处撞人的,我一开始就感觉非常爽,但等玩了半个小时左右,忽然感觉心跳加快、头晕和恶心,大家知道,一般脑部受伤,包括脑炎等,都会出现类似的症状,我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能做的就是立刻停止游戏,回当时的单位宿舍睡觉,睡醒之后就好了。其实这种爽感,就是内啡肽产生的,虽然我们的理智知道到处撞人是假的,但大脑依然会对暴力带来的刺激产生内啡肽,而这种刺激,即使有内啡肽的调节,也同样会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大脑出现病态的应激反应。
还有网络暴力,其实像键盘侠那样把人骂到自杀,对他们大脑本身还是有很大刺激的,但他们之所以乐此不疲,就是因为在看到对方痛苦时,大脑为防止被刺激而产生内啡肽来调节这种刺激。
大脑为防止痛苦带来的刺激而产生的快感,被错误地当成了痛苦本身带来的,这是本末倒置了。
当然,这是指病态的内啡肽分泌,像我们常见的在正常范围产生的内啡肽也有很多,比如吃辣椒,辣椒带来的味觉痛苦刺激,也会促使内啡肽分泌,让人产生吃辣很爽的错觉。
还有我们跑步到很累的程度时,忽然会产生很舒服的感觉,并可以继续跑上一段,这也是内啡肽的功效,跑步爱好者、冬泳爱好者等,其实都是这样,但这些运动本身对身体有好处,只要适度锻炼不损伤身体,其实是有利无弊的。
内啡肽是人体功能之一,是对我们有利的,但我们的思想必须凌驾在感觉之上,不要义无反顾地跟着感觉走。
我们必须去判断,这件事会让我爽,但对我有什么帮助?对别人和我自己会不会有害处?经过这种判断,才能合理运用身体的功能为自己服务,就像运用手臂一样。
我们可以跑步和冬泳,可以适当吃辣,包括车祸视频适当看一些,也能有总结教训,防止同样情况发生的作用。至于看鬼故事,就可有可无了,而网络暴力、虐人自虐等,就完全属于病态的了,一定要禁止。
还有多巴胺,这个大家了解得应该更多,当我们计划要做一件我们爱做、想做的事时,就会产生多巴胺,而且这种多巴胺的分泌量,和我们已经做成这件事时的分泌量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当我们渴望成功并付之行动时,我们就已经享受到成功的爽了。
但分泌多巴胺还有一个规律,就是同样的刺激,每次产生的多巴胺都会少一些,最终达到无法产生的程度。
我们知道,万恶之首——毒瘾就是这个机制,刺激多巴胺大量分泌,但一次比一次少,所以瘾君子们只能一次次加大药量,直到最终死亡。烟瘾、酒瘾、赌瘾也都是这个原理,所以烟越抽越多,酒越喝越大,赌越赌越痴。
这就是病态的多巴胺分泌,正常的多巴胺分泌,比如我们要实现一个梦想,就会产生多巴胺,让我们感到要做的事会让我们快乐,进而去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我们在实现这一目标之后,多巴胺就会停止分泌了,我们就只有继续努力,去实现更大的目标才会重新分泌多巴胺,来再次获得这种快乐。
这才是多巴胺的正确开启方式,是为了促进人们不断提升自己和超越自己的。
但多巴胺的产生不一定都是好的,除了上面列举的各种瘾,还比如有人以多交异性朋友为乐,十个、二十个、甚至一百个,他永远得不到真正的满足,因为多巴胺的分泌方式,就决定了他必须永远努力下去,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这是多巴胺和内啡肽的机制,还比如我们常见的攀比心理,身边所有人都说某人真厉害,我们就会觉得失落,希望自己能超越这个人。这也是为了让我们自我提升而产生的机制,但却常指挥着我们劳而无功地追寻我们不喜欢也不擅长的东西。
如果别人夸的是,他老婆真漂亮,这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就会产生找一个比他妻子更漂亮的,或者把他的妻子变成自己的这样的想法,包括金钱、地位等也是如此。
当你特别迫切地想超越一个人,但你本身因为不擅长、不适合而无法超越时,这于人于己,都是很危险的,很可能诱发一些不可控的行为。
所以,人要活出自己的思想很重要,对自己有定位,有规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于自己大脑产生的快感,能够权衡利弊,而不是一味跟着感觉走,这是很主要的。
佛家讲:无人相无我相,就是从无到有的认识过程。看透了感觉的无,才能找到和认识真正的自我。让多巴胺和内啡肽,成为我们手足一样可操控的一部分,不要跟着感觉走,沦为纵欲的禽兽,才是活成了自己,活成了人。
最后再说一个:大家知道最健康的、产生多巴胺最多的方式是什么吗?当然不如毒瘾,但超过了烟瘾和酒瘾,最健康的产出快乐的方式——没错!就是写作。
当我们写出一个自己满意的作品,并且被别人认同和称赞时,多巴胺的分泌量是非常多的。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写作、那么多人学习的原因。
这也可以证明,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和发展中,文学乃至文明的作用超越了一切,文学快感被刻在我们的灵魂里,让我们食髓知味,乐此不疲地永远追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