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陋习 下催装
![](https://img.haomeiwen.com/i12832089/053d23fa24b4fc3d.jpg)
司机老刘这几天愁眉苦脸的,老是唉声叹气的,还时不时的摇摇头,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怎么了老刘,唉……,没事。
结果一打听才知道,老刘一个姑娘,一个儿子,姑娘前几年结婚了,儿子准备结婚,这是好事呀!怎么愁眉苦脸的,原来事情是这样的,老刘姑娘跟一个外地小伙谈恋爱好几年,在老刘的县城买了房子,准备结婚,按照当地风俗的去老刘家要日子,小伙的家人又不在这边,小伙就自己去了,老刘一听要结婚,忙天火地的伺候新女婿,啥也没说,就把日子开给女婿了,唯恐人家说什么不好听的。
这几天老刘跟他兄弟去了亲家家里,给儿子要日子,亲家是百般刁难,弄的一中午老刘跟他兄弟俩人,在他亲家家里倒水倒酒的,反倒伺候了他亲家一家人一中午,这还不算,他亲家要求结婚之前必须下催装。
什么要八万八千八的桌面钱,什么八万八千八你发我也发,气的老刘当场就耷拉下脸来了,好在他兄弟一个劲的使眼色好歹没发作起来,本来给儿子买房子,订婚,装修房子,就弄的老刘手机没几个钱了,还拉了一腚饥荒,这要结婚了,又来了那么一出,这又要桌面钱,这不要人命吗?当初姑娘出嫁也没难为女婿呀!这是怎么了。
也不知道谁,从哪里传来的下催装,一袋子面,两条大鲤鱼,两袋子糖块,两条子烟,一刀猪肉,两箱子酒,一个红包(桌面钱),结婚的前两天,新郎的父亲跟新郎的叔叔或者大爷,俩人一起去新娘家里下催装,要带着刚才说的那些东西,最后新娘父母满意了,就给回回来一条大鲤鱼,这样就等着到了良辰吉日,迎娶新娘就是了。
国家一再强调,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你说个别地方,怎么还滋生这些不良风气呢?是不是那个部门应该管一管了。
现在有些地方结个婚,真的能把新郎的父母折腾昏,从定婚开始,见面礼,以前是万里挑一,也就是一万另一块,现在还是万里挑一,是十万另一块块,名目繁多的彩礼钱。
什么三金三银,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银手镯,银碗,银筷子,你说你这个奢侈,你慈禧太后呢?这还不算,还的买两条裤子,两双鞋子,以及一些其它的东西,现在也不费那些事了,订婚那天去买了三金三银,其它的给折成钱给女方。
俗话说的好,好儿不吃分家饭,好木不穿嫁妆衣,意思是让年轻人去自己奋斗,那样挣得钱花着才仔细,你说结个婚,本来是好事,到头来把老人愁的半死,一般工薪阶层去哪里弄那些钱。
接下来就的考虑结婚的事情了,还的买房,现在买个房可不是小钱,还的买车,房子买了,装修好了,车子买了,这才考虑结婚的事。电视机,电冰箱,空调,被子褥子,买衣服,乱七八糟下来,没个六七万下不来。
家庭好点的,还能折腾的起,父母在农村种地的那里去弄那些钱,有个农村老两口,为了儿子娶媳妇买房,把家里的房子卖了,给儿子添上在城里买了房子,本来想儿子结了婚一家人一起住,可是儿子结了婚,媳妇死活不让公婆一起住,老家房子卖了,老两口没地方住,老头找了个地方给人家看大门,老太太回老家看着自己几十年辛辛苦苦盖起来的房子卖给了人家,到头来老了,连个地方住都没了,哭的死去活来的,最后不得已,只好找了个老头跟着老头过了。
多少年了,为啥婚姻的陋习就是改变不了呢,纯粹是人的思想问题,女方老人想把男方老人榨的干净的,好让自己姑娘嫁过去,不受苦受累,男方父母为了儿子,打掉门牙往肚里咽,折腾到最后,儿子结完婚了,两口子不是解放了,是背上了一包袱外债,你让他们怎么活,生了孩子还的给他们看孩子。
但是我说的这些只是个例,不是说农村全这样,毕竟大多数还是走大路的,越是家庭不好的,事事越多,花样百出,越过的好的,越没有事事,唯恐人家笑话。
国家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希望大家转变思想,共建文明和谐的社会。
![](https://img.haomeiwen.com/i12832089/bc72b787255e87d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