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长系列用力学习

笔记整理「时间管理」

2017-04-28  本文已影响158人  王兵

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的定义就是就是管理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以求尽可能又快又好地完成目标。然而在我看一堆材料之后发现:目标、计划、专注、效用这些概念本身就十分可疑,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篇笔记的整理。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思考。

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个相反的想法,还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目标的悖论

  1. 清晰目标的意义(20170221,万维钢,精英日课)
    • 集中:有清晰简单的目标,那么就能方便地集中力量和注意力去完成它。
    • 反馈:是不是做到了,做到什么程度,花了多少时间做到都能知道。接下来需要多少资源也能得以估算。
    • 激励:目标本身就有鼓舞人心的作用,对登山者来说,为什么登山,因为山就在那里。
    • 坚持:有截止日期,有反馈机制,有切割成小目标的目标是一种非常好的长期坚持的手段。
    • 寻径:有了目标,就会开始想办法:产品经理如果说做一个高大上的效果,那程序员很可能会无所适从,只有提出明确的需求,不管多难,程序员总有办法去解决。
  2. 强烈目标的问题(20160824,万维钢,精英日课)
    • 不惜代价:人可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不惜代价,比如作弊,偷懒,甚至违法。
    • 忽视危险:传销组织总是强调目标,不停地重复洗脑让你忽略异样,登山者也可能会因为目标感而陷入危险。
    • 无法自动适应变化:来自行为经济学,一个简单的例子出租车司机,当一个司机给自己设计了一个每天挣多少钱的目标,那么他可能在平时就不得不干到很晚,而容易接活的下雨天或周末反而提前挣够了就回家了。总工作时间反而要长很多。
  3. 极端式成功者的做法(20161101/20170306,万维钢,精英日课)
    • 丽莎·兰道尔,理论物理学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级别的大神,非常喜欢并且擅长攀岩、滑雪和冲浪,写过三本科普畅销书,为歌剧写过歌词,她的策略是:在做事之前都要有计划,计划可能变来变去,但她非常关心自己在每一件事中能得到什么。和朋友一起出去看星星,结果有云,她还是能找到找人造卫星这样的小目标让自己不虚此行。
    • 伊隆·马斯克,PayPal的联合创始人,SpaceX 的创始人,特斯拉汽车的联合创始人,SolarCity 的主席,最近又开始了 Neuralink 公司希望实现脑机互联, 他想干的事情,是解决能源问题、是移民火星,他的策略是:「追求那些比自身更大的东西」。在 Quora 有人问「如何成为像伊隆·马斯克这样的人?」他的前妻说「如果工作本身对你没有驱动力,你追求的不是把什么大事办成,而仅仅是想让自己看上去了不起的话,你就别想这种极端的成功了」。
    • 斯多里·马斯格雷夫,是 NASA 的宇航员,此外他还是数学家、程序员、飞行员、军人、脑科学家、外科医生。他还有数学学士、化学学士、工商管理硕士、医学博士、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硕士、文学硕士学位。在 NASA 以「能修理所有东西」著称,以至于后来哈勃望远镜出了问题,NASA 派出他去执行这个修复任务。他的策略是:培养广泛的兴趣,把知识本身当成回报

计划的悖论

  1. 周全地计划需要发现足够多的选择:

    • 在计划之前,发现足够多的选择,也许更有机会选择出那个相对来说更好的。我整理了三个方法:

    • Ask why:同样一件事情,多问一句 why,做出来效果就也许就不一样了。比方说同样是发传单,如果仅仅是发传单本身,可能就只会站在街边发发传单。但如果多问一句,为什么要发这个传单,答案是为了扩大公司某产品的知名度,那么可以针对性地对这个原因本身进行头脑风暴,进而思考如何发传单能更有效地达成这个目的,甚至开始思考除了发传单本身还有没有别的渠道实现这个目的,而不是纠结发传单好累这样的抱怨上。(2017,成甲,好好学习)

    • 矩阵思考:矩阵思考是指把一项任务的多个正交维度拆分出来,然后穷举组合的思考方式,比如要研制一款新奇的饼干,可以直接随性地找到一些口味的元素加以组合,比如巧克力+蓝莓,核桃+山楂什么的,如果用矩阵分析法,有下面三个步骤:

      1)提取饼干的维度,比如把饼干简单拆分成七个维度:口味、结构、脆度、造型、颜色、交互、概念。

      2)对每个维度进行细分,取反,比如口味(巧克力,牛奶,鸡蛋,抹茶……)、结构(单层,夹心,外涂层……)、脆度(酥脆,香脆,糯性……)、造型(圆,长条,拟物造型……)、颜色(黑白,鲜艳……)、交互(开合,持握,转动……)、概念(健康,年轻活力,家庭……)

      3)画张表格,组合这些维度。

      事实上,还可以拿市场上已有的成功的饼干,去对应这个表格上的位置,从而预测出什么样的饼干可能受市场欢迎,同时还没有被做出来。(2016,采铜,精进)

    • 去掉隐含假设:有时候我们觉得没什么选择,是因为我们过去的经历和思维惯性的隐含假设限制了我们。采铜在「精进」一书中归纳了四种常见的隐含假设:(2016,采铜,精进)

      1)赛道假设,假设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比赛,获胜者寥寥,大家都在一个赛道上竞争。事实上,世界可能更像是仙人掌,我们可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冒尖,成为一个顶点。

      2)低关联假设,假设领域 A 跟领域 B 完全没有关系,如果之前一直在领域 A,那么假如说换成了领域 B,那么之前的时间就全部白费了,事实正如乔布斯在斯坦福演讲中说的那样,人生是一个点连成线的过程,有些经历也许要若干年之后才能看到起真正意义所在。

      3)僵固型心智,假设自己的能力被固定在某一个点不会增加,比如说自己天赋不足,智商不够,从而放弃努力,事实是拥有成长型心智的人更可能通过努力来成为僵固型心智眼中的高天赋,高智商的存在。

      4)零和博弈,假设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只有利益的争夺,我的利益都是从别人那抢来的。事实上,世界上更多的合作是双赢的,在斯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策略是「如果不能双赢,选择好聚好散」。

  2. 德国之师的策略(20170419,罗振宇,罗辑思维)

    • 拿施里芬计划来说,它详细规定到了每一支部队的进展,第几天做到什么一目了然,每支军队有多少武器,前线运输计划等非常详细。然而一旦开战,这些计划其实也就作废了。

    • 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但计划仍然要做,因为计划不是用来不折不扣实现的,而恰恰是用来应对变化的。

    • 计划的三个好处:

      1)统一战略方向,磨合团队,了解自己有多少资源家底。

      2)即便局部有变化,掉了队的也能方便地找到附近的援助。

      3)计划中独立的小模块仍然非常有效。

  3. 简单可行的计划(2009,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

    • 没必要做计划,因为:

      1)大多数计划其实非常简单。每天跑步半小时,坚持多久呢?一辈子就好了。每天背50个单词,坚持多久呢?更简单,因为没必要坚持一辈子。

      2)刚开始我们往往实际上并没有能力去制定合理有效的计划。想想自己的年度计划有被完美完成的过吗?是不是总觉得计划赶不上变化。不如慢慢地从小开始做起,先看看一天的计划能不能完成,然后再看看一周的计划能不能完成?然后再往大了去计划,看看一个月的计划能不能完成,一开始就上年度大计划,很难有效执行,就好像刚进健身房的小白,想要实现健美选手的训练计划一样。

  4. 贝佐斯和特朗普的策略(20161110,万维钢,精英日课)

    • 1995年,亚马逊开始在网上卖书,上线第一周,销售额达到 14000 美元,然而他们因为人手有限,只发了 800 多美元的货。这时候雅虎给了个主页链接的 offer,贝佐斯答应了。后来他搞玩具、kindle、电子书、云计算,都是这样的打法:看到机会不顾一切先进去,抢占市场,再面对吃不下的流量、资金流断裂的危险和各种技术问题。

    • 特朗普的竞选模式是这样的,先对某个问题,用及其煽动性的言论发话,然后媒体炒热这个言论,选民开始关注,吸引对手来攻击自己,然后马上抓住对手漏洞进行嘲讽。等到对手反应过来开始解释的时候,第二波热度话题已经开始了。特朗普当然给自己留了一大堆的漏洞,但没有关系,因为他反应快,也根本不在乎。

    • 如果你的打法是什么都事先准备好,谋定而后动,没把握就不出手,那么你永远打不过贝佐斯和特朗普这样的对手。

  5. 没有计划

    • 完成好过完美,尽快做出一个只有基本功能的产品原型,然后推向给用户,通过用户的反馈来不断改进产品,直到找到你真正的方向。比如 dropbox 的最小化产品就是一段三分钟的视频,直接看市场有什么反应。最小化产品的核心在于:放弃对需要的认知没有直接作用的一切功能或流程。唯一的目标就是「快」。(2012,埃里克·莱斯,精益创业)
    • 如果一个人在森林里迷了路,他不应该去找一张地图或是计划怎么出去,而是应该去找水流,因为顺着水走最后一定能走出去,神奇的是,你走出之后还是没有一张完整的地图。在有效的行动者眼里,只有两件事值:1)先干了再说,在缺乏足够信息的前提下,是很难做出理性判断的。2)好事和坏事是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互转换的,洞察优势和劣势背后的可能性。(20161208,罗振宇,有效行动的逻辑)

专注的悖论

  1. 多线程陷阱

    • 有人对软件公司研究表明,如果同时做两个项目,每个项目就只能得到40%的时间,剩下的20%浪费在了项目切换上了。如果同时做5个项目,那么每个项目将只能得到5%的有效工作时间,你得花75%的时间用于项目切换。换言之,项目越多,你花在项目切换上的时间就会越多。(20160811,万维钢,精英日课)
    • 那些愿意多任务,甚至号称自己善于多任务的人,其实往往还是多任务能力更差的人,他们面对多任务工作的时候,效率比一般人更差,甚至比不愿意搞多任务的人还差,他们之所以要搞多任务,并不是因为他们擅长多任务,而是因为他们么办法集中注意力。(20160811,万维钢,精英日课)
    •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这么几件事会破坏你的专注:1)电话、短信、微信。2)不速之客。3)会议。4)灭火等其他紧急情况。5)拖延、犹豫。6)社交闲谈刷微博知乎。把这些可能打断你的事情统一处理或者提前预防了,你就能收获专注。(2016,博恩·崔西,博恩·崔西的时间管理课)
  2. 多任务的高手(20161107,万维钢,精英日课)

    • 蒂姆·哈弗德是经济学家出身,后来专职写作成为金融时报的专栏作家,因为一本「卧底经济学」被中国读者熟悉,他后来写的这本「混乱」被泰勒·科文评价道「这是哈弗德最好,也是最深刻的书」。这本书中总结了一套「多项目工作法」。他本人就是这么做的,简单的说就是同时有好几个不同的项目在进行,比如几个科研项目,几个写作项目,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存档,有什么新想法就加进去,哪个项目能做就做,暂时不能做就放着。这样做至少有这么几个好处:

      1)不同项目可以互相配合,相互激发灵感。

      2)每次转换项目,等于是换脑子,这会给大脑一种新鲜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3)在做一个项目的同时,你的潜意识仍然在关注另一个项目,这样特别容易出现灵感火花。

      4)一个项目实在做不下去还可以暂时搁置,还有别的项目可做。

    • 哈弗德本人在写作此书的时候,黑板上就列了超过15个项目,他每次会从中选出3个项目作为重点工作。

效用的悖论

  1. 追求效用的正面意义就不啰嗦了,说点反面的。

  2. 放弃追求效率,转而追求趣味(20130705,罗振宇,和你赛跑的不是人)

    • 罗振宇在这一期讲了埃里克·布林约尔松的「与机器赛跑」这本书,说这一次的互联网和计算机的技术革命是空前的,是一次快速底层的革命,它对职业的取代跟之前的工业革命有两个明显的区别:1)速度快,工业革命花了至少200年来用工业社会取代农业社会,也就是说那些农业人口至少有几代人的喘息时间来适应。而这一次的技术革命可能只需要一代人。2)工业革命对农业文明的职业取代是从低到高的,也就是说工业革命对爬到管理者、医生以及其他「高端」行业的位置是没有威胁的,因此人只要往上走,就能在职业上获得安全感。然而这一轮机器对人的替代,是不挑领域的,医生、律师都是高危的被取代的对象。
    • 无论是工业革命还是计算机革命,人之所以被机器取代,就是因为在效率上干不过机器了。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的工作是凭着效率来超过其他人类竞争者的话,那么当计算机闯入这个领域的时候,人可能会毫无胜算。追求效率其实就并不是一条理性的道路了。罗振宇在视频中举了个很有意思的例子,说一个人做麻辣烫要比考公务员进银行靠谱,因为麻辣烫无关效率,它是一个有情调、讲体验的东西。只要还有人还喜欢吃麻辣烫,那这个需求就存在,而且即使机器能做麻辣烫,人们还是会倾向去去吃纯手工做的,因为有「温度」。相反银行柜员,前几年还想说 ATM 满大街都是,要啥银行柜员,没想到现实更激进,这两年已经连卖西瓜的大妈都用支付宝无现金化了,不要说柜员,就连银行本身正面临着很大的危机。
  3. 无用之用

    • 那些当下没用的技能:

      乔布斯在里德学员退学后,自学到的衬线字体和无衬线字体,当时他知识陶醉于字母组合和字间距中运蕴含的美。并没有想到他将来会把这个东西应用到 Mac 计算机上,而且因为 Windows 复制了 Mac,事实上个人电脑也不会有这样的字体。但事实上,根据乔布斯传中的描述,他其实并不是真的想退学,而是不想付学费而已。他在退学之后也再也不去上那些他不感兴趣的课程了。有趣的是,这些课程正好是上面提到的自由技艺和国学(在里德学院,学生被要求阅读「伊利亚特」这样的作品,还要研究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乔布斯拒绝上这些必修课,而是去上自己感兴趣的课,比如舞蹈课。(2014,沃尔特·艾萨克森,史蒂夫·乔布斯传)

    • 自由技艺:

      自由技艺(Liberal arts)原本是古罗马时代的一套课程,被认为是自由的人应该掌握的一套学问,而自由的定义就是:不是一个奴隶。自由技艺包含了文法、逻辑、修辞、算数、几何、音乐和天文。尽管时至今日,已经没有奴隶,自由技艺的课程也有所改变,但其根本的精神没有变化,就是这些课程所学都不是能够直接拿去找工作赚钱的知识,而是一种思维训练。万维钢把自由技艺训练出来的技能分为三个:批判性思维、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批判性思维:并不是说拿到一个东西然后去批评它,而是用一种审视的方式去看待事情,比如去判断证据是否充分,逻辑链条是否完整,有没有偏见,反方的说法有没有道理。这必须是一个独立自主的过程,而不是附和己方阵营或单纯地党同伐异。提到逻辑链条,我想举例现代西医药物的研究过程,一个药要上市,必须要经过大规模·随机·双盲·对照测试。这里每一个名词背后都是用最大的努力去试图证明这个药是无效的,只有这个证否的尝试被事实反驳了,那么才说这个药是有效的,并且这个有效只是暂时的,因为它还必须要面对下一次更强力的证否挑战。(20160909,罗振宇,你怎么还信中医)

      2)交流:或者说一个人的风格,气质,人格魅力。一个简单的段子,郭德纲讲出来和普通人讲出来的效果是很不一样的。同样的,金庸写出来的文字,即便故事性本身很老套,但就是会一捧起书就放不下。跟这些人交流,你能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那种无法用信息本身承载的细腻。

      3)解决问题:这里的解决问题并不是那种有标准答案的考试问题,而是复杂世界中的真实问题。比如有个属下犯了错误,你究竟是采用刚打赢官渡之战的曹操,把这个事忽略掉稳定人心呢?还是学梦中杀人的曹操,高调处理来给自己立威呢?(20161125,万维钢,精英日课)

    • 哲学和国学

      当洋务派元老张之洞还在鼓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时候,他的反对者早已看出来中国落后的可不只是技术,技术的落后根源在于意识形态的落后,所以青年学子若留学海外,政治学,法律学才应该是首选,其中王国维最是激进,他给出的选择是哲学,意识形态虽为技术之根基,然哲学是意识形态之根基,而中国,没有哲学。

      这样的论调当然会激怒民族主义者,毕竟我们有儒家、道家、法家,你把孔子、庄子、韩非子放哪去了,凭什么说中国没有哲学呢?可在西方的标准看来就是如此。哲学首先是一门无用之学,不是说它真的无用,而是说它不追求效用。中国人的「哲学」是及其讲重功用的。罗振宇讲儒家的时候就说过一个例子,说孟子去见梁惠王说你要仁义,梁惠王问为啥?孟子就说,你仁义了,百姓就拥护你,别的国家不仁义,百姓就不支持他,那你跟他打仗你就容易赢呀。(20170112,罗振宇,王阳明心法)

      反观哲学,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就讲过一则故事,即便是几何学,也是鄙视实用价值的,有个学生在听完一段证明后便问欧几里得说学几何有什么好处?欧几里得便拿三分钱打发这个青年,因为他一定要从他所学的东西里得到好处。

      有意思的是,鄙视实用主义却实用主义地被证明了是有道理的,古希腊的时代,没有人会想到圆锥曲线有任何用处,最后到了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才发现抛射体是按照抛物线运动,开普勒发现行星沿椭圆而运动。希腊人由于纯粹爱好理论所做的工作,一下就变成了解决战术和天文学的一把钥匙了。(20170409,熊逸,熊逸书院)

    • 数学、天文学和基础科学

      鄙视实用主义却实用主义地被证明是有道理的,在数学这些基础学科中再常见不过。除了上文提到的圆锥曲线。其实还有跟我们密切相关的,我们每天用的手机需要哪些「无用之用」的理论基础呢?

      我想硬件上要发展出这个技术,必须要先发展出原子钟(10-14/秒级别的时间精度),广义相对论(10^8 米/秒量级的速度精度),量子力学(10^-10 m 尺度下的世界)。这些理论的发展也离不开数学的发展,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最重要的数学基础之一,就是黎曼几何。而黎曼几何是怎么来的呢?是一帮数学家觉得欧几里得几何中那五条公设最后一条平行公设不顺眼,想要去掉或改掉才发展出来的。

      其实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他们并不适合做科研,按照卓老板的话来说就是,你只有纠结到在看台上看球场守门员头发丝长度的误差能深感不安,非要找出个解释的地步,才会有兴趣去发展这些理论。那些�真正扎根基础科学方面的研究人员其实只有在申请经费的时候才会想想这些东西可以怎么应用,而实际上在做的时候,他们关心的只有他的理论是不是能解释这个误差。

我的评论

  1. 主动选择

    • 无论是选择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还是在适当的时候妥协放弃,亦或是对一切保持好奇心地无所谓目标。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主动·积极地选择。什么是主动呢?就是用「我选择 XX 因为我想 XX」的句式来代替「他们要 XX,所以我必须 XX」。那什么是积极呢?就是用「尽管有 XX 问题」来代替「可是有 XX 问题」。
    • 那么单线程,还是多线程,其实也是一个主动选择的过程,倘若你主动地做好多个项目,在一项遇到瓶颈之时切换到另一项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时间管理方法。但如果是被项目所控制,无论是专注于一个项目,然后被卡住,非要最牛角尖不肯换,还是在做一个任务的时候不停地被微信提醒所打扰。都可能不是一个好的时间管理。
  2. 进化论

    • 进化论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思维方式,它其实包含了两个特点,一是用先随机突变后自然筛选,二是微小进步积累的路径依赖。随机突变的概念很容易明白,而自然筛选呢,其实并不是选出最强或最适应的那个,而只是淘汰掉实在活不下去的那些。也就是说即便你所有方面的能力都很差,只要你还能活下去,你就是被自然选择所接受的。微小进步的路径依赖,是你不可能跳过中间步骤达成最后的目标,路径上的每一步都是必要的。比如你不可能在没有进化出感光细胞的前提下进化出基于感光细胞的眼睛。

    • 为什么要提进化论呢?因为「无用之用」恰恰就是人类文明的「随机突变」,没有这些材料,后面进步的路径依赖就会受到限制。而只有当自然选择压力变轻松,才会有人想要去研究这些「无用之用」,因为他们知道,即便他们做这些「无用」的事,也不会受到死亡威胁。

    • 那有没有时间管理的「术」呢?还是有的,那么还是从进化论出发,人之所以有时间管理的需求,无非是他想做什么事却找不到时间,可以想到至少有两个方法:

      1)从最小的代价开始上手做这件事,比如一个人想写作但找不到时间,那一天写100个字的小日记还是没问题的,慢慢积累经验,市面上有的是方法,一个个拿来试试,有用就继续,没用就放弃,写得好不好无所谓,只要继续写就好,创业圈不是有句话吗,最重要的是留在牌桌上。

      2)把自己所有正在做的事情的价值排个序,主动筛选掉那些价值低耗时长的事情,可以直接不做,或者委托别人去做,那么主动在自己身上应用自然选择结果就是所有保留下来的习惯都是对自己来说最有价值的东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