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高中孩子学习
孩子上高中后,从理论上讲,孩子已经接近于成年人,宪法也规定十八岁就是成年人了,认知能力比初中高很多了,初步了解了人际间的基本规则。家长不能还像小学、初中那样教育孩子,家长的角色也要改变,在学业内容上,父母已经无法教孩子了。
做个比喻,孩子在小学阶段靠父母这根拐棍走路,初中阶段要逐步扔掉拐棍,到高中阶段就应该彻底扔掉了。
董老师的女儿上高中后,不跟父母住在一起,她的学业是自己的事情。她在新西兰上了一年初三回来,直接上高中,第一次考试考了60多名,很沮丧,给爸爸打电话时哭了,董老师说:“董晨耕,你是董进宇的女儿,你肯定能学好,站好了,立正”,喊“立正”的作用是打破她的痛苦,然后继续说:“你在新西兰玩了一年,回来凭初二的水平上高中,不倒数就不错了”,董晨耕问:“咋办啊?”“你自己学啊”,“怎么可能?”“有什么不可能?书本是死的,人是活的,一岁年龄一岁人,你现在的理解力提高了,很容易学会啊”,“能行吗?”“当然能行了,你去书店,把初三教材买回来,把原理看看,把例题做会,再做做习题,肯定能学会”。董晨耕自己学了三个月,把初中的课程补上了,慢慢的学习成绩提升了,后来回长春参加高考,考上了北方传媒大学。
董老师能做的就是给她指个方向,还得孩子自己学,高中课程接近于成年人的课程了,要把孩子推到成年人的学习方式。
董老师儿子在美国读高中,每周通一次电话,了解他的生活和学业情况,给他指个方向,孩子打算学哪个方向,需要自己去探索,这是引航员的作用。
很多家长角色定位不准,孩子都已经17岁了,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处理,家长可以出主意,当参谋,但不能代替孩子处理事情。家长角色站稳了,对孩子的引导才是无害的。大多数家长,孩子上了高中,不是起推动作用,而是阻碍因素。譬如,好多家长唠叨孩子,说那么多话,只是传递了一个意思,就是上大学的重要性,对于这一点,孩子比父母清楚,不需要父母再说了。而且多数人是功利主义价值观,跟孩子说的话无非就是,“要考个好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才能有好的收入”等等。
家长需要当好三个角色。
1、后勤部长。特别是妈妈,最大的任务是管好孩子的衣食住行就可以了,其他的不用说,如果还想说话,就说“妈妈爱你”,“妈妈想你了”,表达爱就可以了,至于学习上的事情,不用说了,说多了徒增孩子的压力。
妈妈把对孩子的爱表达给他,让孩子体会到家的温暖,这是孩子的动力源,相当于给孩子加油。
孩子上高中以后,自我意识急剧增长,好多事情需要自己考虑,父母不能代替。该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做,不能以时间紧为借口,由家长代替。
清华大学一个优秀的学生,不到17岁就毕业了,这个“优秀”是有前提的,在知识学习上是优秀的,在其他方面约等于弱智。清华大学毕业的他考上了欧洲一所大学的研究生,而清华大学四年期间,妈妈在学校旁边租房陪读,孩子在家里什么都不做,也不会做,等出国办签证的时候,签证官问的问题,他不知道所云,都是妈妈替他回答。这个学生被拒签了,因为他根本无法与人相处,无法成为正常的人,他的生命体验被剥夺了。
2、领航员。我们生活了几十年,有一定的人生经验,我们的生命,孩子不能完全效法,只能参考,所以我们只能提建议,孩子的路要自己走。孩子自己想上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由他自己做决定,我们只能提供参考意见。我们可以跟孩子说:“你学的东西我也不懂,我只懂怎么做人,你自己去探索吧”。中国人总想当别人的上帝,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知道什么是平等。董晨耕考北大研究生时,董老师给女儿的建议是:“中文是母语,没必要再学了,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文化,没必要本科、研究生都在同一个学校学习,可以去不同的学校,体验不同的文化,找你真正喜欢的事情做,不给钱也干的那种,因为学习本身就是奖赏”。
我们一定要记着,选什么学校和专业,是需要孩子喜欢,不是我们喜欢,我们只能提供建议,由孩子自己做决定。
3、参谋。孩子到了高中,接近于成年人,会遇到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给提供参谋,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交友问题,这是重大人生课题,学会跟不同的人相处,这个方面,原则是不变的,我们有价值的经验可以为孩子所用,教会孩子与人相处。譬如跟孩子说:“跟人交流的时候,要让人把话说完,不要急于说,跟任何人交谈,先听后说,并且要看着别人的眼睛,表示对人的尊重”。
如果孩子跟人发生不愉快,我们提供建议,“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错,如果是自己的错,下次改掉就好了”。如果事情严重,需要跟老师沟通,要教会孩子跟老师沟通,而不是家长去找老师沟通。
2)学业问题。高中阶段,好多孩子关于学业是最迷茫的时候,多数中国孩子,问他考哪所大学,学什么专业,大部分孩子都不知道。在发达国家这是不可理解的,到高中了还不知道要学哪个专业,怎么学啊?中国人只要考上大学就可以,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好赚钱就可以了。家长作为参谋,要引导孩子自己查阅资料,了解大学,探索自己要学的专业。
本科阶段要破除一锤子定终身的思想,古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完全对。本科教育是通材教育,不是严格的专业教育。中国在近代整体文化水平低,把大学毕业叫人才,其实大学毕业只是人才的毛坯,下一步雕刻成什么,是研究生以后的事。
中学老师把自己看成是知识分子是错误的,知识分子是生产知识的人,而中学老师只是把别人的知识告诉学生,大学老师有一部分是生产知识的,可以称为“知识分子”。人类现在走的太远了,现在的知识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往前走的,真正要进入研究领域,需要博士毕业,硕士毕业从实践应用的角度足够了。本科教育阶段学哪个专业不重要,喜欢就可以了,因为孩子的喜欢会随着年龄改变,人生没有没用的知识,只要是干正事,过往的知识都有价值,只要喜欢就学吧,毕业时不要被专业困住。
3)与老师的关系问题。孩子的思维已经接近成年人的思维,但是还没有成熟,现在的教育是压制性的教育,对孩子来说,会有各种无形的压力,处理好跟老师的关系是高难度课题。让孩子理解人际关系的精髓,正确处好关系。这里说的处好关系不是溜须拍马,而是让孩子在保证自己尊严的情况下,不得罪老师,不溜须拍马。
有的孩子处于青春叛逆期,跟家长干翻了,又跟老师干,很容易出问题。要引导孩子,既保住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又不跟老师对着干。同时要告诉孩子,跟老师对着干,你处于劣势,如果老师伤害了你,你能不能告他?即使他被开除了,你的伤害已经形成了,应该怎么正确处理?现代家长要保住孩子的尊严和独立人格,需要家长有极高的艺术传递给孩子。
4)未来职业的选择。总原则,不以赚钱多少选择职业。如果不喜欢这个专业,却从事该职业是灾难性的,对于将来职业的选择,一定要给孩子出正确主意。有智慧的人要做到,跟你爱的人一起生活,干你喜欢的事情,不被世俗左右。
5)恋爱问题。中国教育采取压制的方法,学校里不许谈恋爱,这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不允许是怕谈恋爱耽误学习。对于这个问题要顺其自然,顺势引导。
如果孩子有了喜欢的异性,坚决阻止,本来没事,家长越阻止,他越偷着做,反压的能力把孩子推到家长不希望的方向了。人在被追赶的时候没有选择正确的道路的能力,也就是“慌不择路”。正确的做法是提醒孩子不要耽误学业,要有做人的底线,要尊重对方,在这个前提下,处理好跟异性的关系。
如果孩子没有喜欢的异性,也不要鼓动孩子,顺其自然就可以了。
孩子最初跟异性交往是否顺利,决定他将来婚姻是否幸福。
高中阶段教育孩子关键点。
1、调正亲子关系,跟孩子做知心朋友。如果互相怨恨,一切就别谈了。良性的亲子关系不是无话不谈,孩子有了自我的主张,有个人隐私,对父母来说,孩子不想跟你说的,你就当不知道,保住孩子在你心中的形象,家长不该问的别问。
2、保持良性的沟通。有良好的沟通,才能了解孩子为什么苦恼,有什么难题需要解决。如果孩子有些不想让你知道的事情,你知道了,装作不知道就可以了。而在实际中,好多家长靠猜,来跟孩子相处。
3、保持正确的站位。孩子的事是孩子的事,我们只是帮忙的,是协助者,站位必须正确。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起责任,才能成长,有成长才能成熟,最后完成到成年人的过渡。
4、高中阶段,课业补习问题,孩子能自己解决的,最好自己学,顶多引导孩子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果孩子需要找老师补课,必须孩子自己提出来,只有他自己提出来找老师,他才能真学,否则白花钱。
高中阶段教育高压线
1、越俎代庖。家长凡事代替孩子做决定,就剥夺了孩子成长锻炼的机会,任何事情都要让他自己去体验。跟同学发生矛盾,必须他自己解决,跟老师发生矛盾,也需要他自己去解决。
2、唠叨,孩子上高中后,妈妈一般都处于更年期,有自身的压力,导致不自觉的唠叨。唠叨没有一句话有价值,只有害处,没有好处,唠叨会扰乱孩子的心情,阻碍孩子成长。
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终极办法,孩子到了高中阶段,在家的时间不长了,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把爱表达给孩子,这是父母工作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