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同学的连载日记-第91天
2018-06-30 本文已影响43人
弘毅日记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5527/24d145b99828c83a.jpg)
又到填写志愿的时候
我们很多人,都是通过高考,通过读大学,改变了过去的命运。这一点,相对公平,没有像西方阶层固化,对大多数普通平民出身的,是很好的机会。
因为这件事很重大,往往都会听取父母或者比较成功过来人的经验。事实上,给予的经验建议,不会跳出提建议者自己的格局。就好比从来没有出过县城的父母,对北京上海是没有概念的,因为知识的局限,能给建议可能是,上个本市的师范就很不错了,因为隔壁老王家孩子也是这个学校毕业的。
大多数人对高考志愿的选择,首先是专业,其次是学校,其次是城市。我当时的做法是反过来的,首先城市,其次学校,再专业。选择上大学,首先是在打破以往的认知视野,是另一个新的认知世界,这也是从学校过渡到社会的重要过程。
在大城市能接收的信息,肯定要比内地大学更多,无论是信息还是资源,都会有很大的差距。这是我对一个城市重要性的认识,福建人首选还是厦门,对于一线城市那时18岁的我,也没那个胆子。过了这么多年,更加认定这套方法论,对北京和上海会更有感情。
专业是重要,事实上大多数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和本科的专业关联不大,可能在学习的思维方式上影响比较大。学校就是校友圈,在校生可能没有那个感觉,在社会上有个校友群,人之间的公信力,可信度自然就加强了。如果能遇到几个比较适合相处或合作的校友,同在一个城市,生活或工作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