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阅散文简友广场

南厍往事

2022-10-31  本文已影响0人  汾湖秀

到南厍古村是周日下午4点半。中午还是阳光灿烂,此刻却阴云密布,感觉快要下雨的样子。一同前往的朋友们依然兴致盎然地行走在老街上,边走边聊边寻找昔日踪影。

我们这些朋友,有出生在南厍的当地人,也有常去南厍品“野味”的城里人,大部分都是北厍人。北厍,南厍,从文字上解释,一南一北,实际地理位置却是一东一西。

南厍,东太湖边的古村落,常去常新,总觉得与记忆中的印象不相符。

打造一新的院子都是敞开式的,走进去,倚着木门却不敢敲响,唯恐惊醒室内的人。

河对岸的人家,有小孩在跳绳,一旁的母亲在指点。跳绳作为体育项目之一,小升初也有成绩考核。

河边,一棵小杨树紧紧缠绕着大树,像一对母子深情拥抱。

路边,供休憩的桌凳上,几位村民在聊天。

路过一幢破旧老屋,陪我们行走的F先生指着老屋说,这一间是理发店,那一间是肉店……他小时候经常在店门口晃荡。

这条老街也有廊棚,“有事好商量”以及两侧的对联是新近添上去的。

这棵大楝树已有70多年树龄。有位阿姨举着饭碗正在桥边看野眼。

“你啊是杨子荣?”一位50来岁的女子打量着F先生。

“是的。”F先生也认出了女子,他俩是邻居。

F先生长得英俊,大眼睛虎虎生威,小时候被称为“杨子荣”。

F先生走在前面。他说,这座桥是老街尽头的桥,往西就是太湖了。

桥西,以前是太湖,现在被围垦,打造成某基地。

从大楝树旁往北走,F先生的脚步停在一幢老屋前,他说,这里就是刚刚叫他“杨子荣”的女子的娘家,东侧就是F先生的老家。只不过,几经周折,他的老家已经变成了一块菜地。

站在这幢老屋前,我的眼前突然出现一艘小木船和一个精瘦老头的画面。老头是造船师傅,外面一艘在修补,院子里一艘刚刚打造完毕。

这一幕发生在10年前,记得我曾拍过照片,写过文,发在网易博客里。三年前,垂虹文学社组织部分社员去南厍采风,村委会的宣传栏里就有我拍的照片,署名:俊秀旻儿。

“轻奢派对”“家庭农场”,都是新建的旅游景点。F先生指着家庭农场南侧的一排平房说,他的小学中学都在这里毕业。哦,原来是所废弃的学校。

下榻的饭店叫“南乔古苑”。今晚,小红过生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