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特立独行的罂粟花
Helen是我工作室的员工,工作高效,为人果断,做起事情来非常有分寸。Helen走的是文艺路线,及腰的头发烫个大爆炸,肥大宽松的衣服穿出了别致的感觉,喜欢化浓妆,因为长相颇有异域风情,如此装扮美得让人过目难忘。
家中父母一再劝说,Helen回老家考入一个事业单位工作。在父母的认知中,作为独女的她,一个人在外面打拼终究是不放心,不如回家守在父母身边有个照应,加上她也算是个大龄剩女,婚事也应该谋划了。
回家工作大概一年后,Helen在网络上要求我为她做心理咨询。视频中的Helen仿佛失去了以往的锐气和意气风发,整个人蒙上了一层灰蒙蒙的沉闷和迟疑。
Helen的困惑
Helen说回来工作后,她遇到很多的困难和不适应。
穿着和装束是首当其冲受到诟病的,以前Helen的装扮以文艺休闲为主,衣着宽大飘逸,颜色以红色绿色为主。手指、耳垂和腕间多喜欢带民族风的银饰,走起路来叮叮当当的,很清澈。
化妆也与衣服色彩一样的浓重,纵使有些夸张,但带着Helen的个人风格,她把这种稍显夸张风格驾驭的非常棒。
回老家工作后,单位里40岁以上的同事居多,衣着保守,多半是正式、沉重的颜色。刚进单位那会就有“热心”的大姐悄悄和她说:这是小城市,工作单位相对正式,不适合穿的太花俏,妆也不适合这么浓。
不用大姐提醒,Helen也能够感受到同事们投射过来的奇怪眼光和不解的神色。经过一番挣扎,Helen换了一身深灰色的职业装,这样的装束符合了环境的要求,但是这种衣服存放不了Helen的灵魂,激起了她想撕破包装的冲动。
接下来就是与同事们的相处问题,刚刚进单位的Helen,单身、美女,自然有很多热心肠的姐姐们张罗着帮忙介绍对象。一开始,Helen直接拒绝说:目前没有结婚的打算,还不想现在恋爱。
但是姐姐们不是轻易就退缩的,她们反复劝Helen:你看啊,28岁了,应该考虑个人问题的时候了,咱们这是小城市,优质的男性资源有限,到时候好的都给别的姑娘找完了,你找谁去?
连劝带拽把Helen哄去相亲,领导给Helen介绍了一个亲戚家的孩子,外在条件没的说:研究生、银行工作,父母都是行政机关干部,有房有车。Helen相亲之后,直接和领导说:没感觉。领导问她:啥叫没感觉?她说:没感觉就是没感觉啊!
后来,Helen通过线上读书会认识了现在的男朋友:本科,高中教师,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自此之后,Helen就成了单位的异类。
以前Helen在工作室时,为人爽直,不懂藏掖,特别容易相处。但在现在的单位,同事之间遇到问题,大多不是直接的沟通,仿佛每个人都在揣摩领导的喜好和意图,在领导的眼色里寻找蛛丝马迹,以期待得到领导的眷顾和赞赏。
吃的亏多了,Helen也希望自己能学得乖巧,学会迎合。但Helen自己知道,违心的话说出口耗费太多的元神,感觉自己越来越累。但凡与男朋友有一点点摩擦,Helen也会想:也许姐姐们是对的,外在条件真的很重要。
工作中的问题也不少,Helen的工作是对一些企业进行年度审核,审核的流程冗长,材料繁多。Helen一贯的工作思路是:高效、实际成效。
她认为厚厚的审核材料报过来,随手翻翻,有些同事连基础数据都读不懂就盖章签字,仿佛只要走了相应流程就完成了工作。她和自己的部门领导建议:1、对本部门负责此项工作的同事进行专业培训,尽快搞清楚相关的专业知识;2、县区的此项工作下放给县区自己处理,如此一来可以省去县区企业跑到市里公务的麻烦。
部门领导说:我做这项工作八年了,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单位的传统不好一时间改掉的,安心工作吧!而且类似的专业培训都是省里开展的,我们也不要操这些心了。
对工作的专业知识一知半解,无从请教;工作内容枯燥且没有实际意义,Helen每天穿着灰色职业装,说着言不由衷的溢美之词,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她觉得自己的灵魂也要灰到五十度了。
赞许的俘虏
我问Helen:你改变自己一贯的风格,是为了什么?
Helen说:既然我回了老家,进入一个相对封闭保守的环境,我就要强迫自己融入那个环境,毕竟我自己知道我是无法改变环境的。不能改变,只能适应。
我说:听起来,非常有道理。做了这么多改变,应该说适应的应该很不错,应该可以游刃有余了,为什么你看起来毫无锐气,还变得畏首畏尾了呢?
视频中的Helen有些怅然,她说:可能我太渴望得到环境对我的接纳、认可,甚至是赞许。
沉默了很久,Helen问了一个并不需要我给出答案的问题:V姐,你说,我是不是变成了寻求赞许的俘虏?
我们的社会强调,寻求赞许和接纳是一种生活准则,独立思考不仅不合乎常规,还是社会传统的大敌,生于斯长于斯的Helen多多少少也带有这样的特性。“不要太相信自己,先听听其他人的观点如何”,是需要获得赞许和接纳的心理实质所在。文化的传统要求将他人的意见看的比自己的更为重要,一旦得不到他人的赞许,就会感到内疚、情绪低落、甚至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将自己的个人价值托付给别人的口舌,别人的赞许和接纳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支配力量。你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别人的看法和评价,一旦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评判标准有偏差,别人不再认可和接纳你的做法,你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一文不值。完全舍弃自己的独立判断,将个人价值的标尺交由别人掌握,你就越需要获得赞许,越容易受别人的支配,越容易沦为赞许的俘虏。
一旦成为寻求赞许的俘虏,实事求是就不可能了。Helen不敢和同事们坦诚相见,不能明确阐述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只会迎合他人和观点和喜好而最终放弃自己的价值。
放弃追逐自己的尾巴
Helen明白,为了适应环境而做的调整并没有带来心境的缓和,反而变得更加焦灼和内耗。
我问她:放弃追逐渴望被赞许的尾巴,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会怎么样?此处特立独行的意思不是让你保持外在的装束打扮,对环境的要求置之不理,而是保持真我,做你自己。
Helen问:如何才能达到?
接受现实。美国大选的候选人花费我们无法想象的时间、金钱和政治手腕以得到选民的支持,支持率也在50%左右徘徊。我们只是普通人,遇到不同的声音和质疑更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不要奢望所有的人都理解你,就像不能强迫自己去理解所有的其他人一样。
思想脱敏。只有你认识到:遭遇到反对意见在生活里是很正常的事件,自己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个观点、每一种情绪总会遇到不同的意见,你就不会被反对声音所困扰。同时明确划清界限:别人的观点受到他的生活环境、家庭教养、教育背景和个人认知的限制,别人的观点也有可能是有局限的,最重要的是不再将别人对你的观点和评价与个人价值感对等。
行为中正。林肯曾经说过:假如要我读一遍针对我的各种指责,更不要说逐一做出相应的答辩,那我还不如辞职了事。我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尽力工作的,而且将始终不渝地这样工作。尽管受到质疑和反对,请保持中立和公正,坚持自己的立场给出明确的答案。以事情本身为出发点,不随着外界环境的胁迫随意地改变自己的立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做到最好。
提升自我价值。自我价值不应依附于别人的赞许,而是自信、自尊和自爱的综合体,是自己对个人价值的体察和认知判断。一个内心对自我价值判断只有20分的人,要么用外在的装扮、出格的行为、争强好胜的强势,来维持我的自我价值很高的虚假形象;或者有自知之明,自知自己只有20分,因此事事退缩,怕承担责任。只有不断精进,提升价值,拥有明确且独立的判断和思考,在自我价值的顶尖,不再苦求别人施舍的赞许。
一段时间的咨询后,Helen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气,她明白工作和生活的界限、他人和自己的屏障、自由和束缚之间的转化,坚持和妥协之间的尺度。如果每个在世间游走、打拼的个体都把自己打磨成通体浑圆的圆滑世俗之人,人与人之间还是无端生出更多的嫌隙;反而每个个体保持独有的锋芒和棱角,交集中的咬合点会增多,整个社会的运转会更加顺畅。所以保持自我的独特性,不完全屈服于他人施舍的赞许,反而更易于促进融合。
后来,Helen主动申请下乡做了村支书。在农村这个更加保守封闭的环境,她竟然可以游刃有余。和其他下乡的同事不同,她下乡不是为了三年后回单位提一级,而是终于可以实事求是地做事情,在不断地实干中找到成就感,看到进步。
Helen所在的村种了很多优质的果树,过去一直是农民进城兜售或者等小贩上门批发,农民大多没有从中受益,因此积极性不高。Helen说服几家大户合并成合作社,和各大电商的农产品部以及周边连锁水果超市取得联系,优质水果直供电商平台和商超。如今的Helen风风火火地奋斗着,用切实的业绩凸显自己的价值,而不必将自我价值寄托在他人的评价中。
Helen还是那个特立独行的姑娘,如同一片片果园里招摇的罂粟花,摇曳生姿,独有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