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辩证法简义五十:无死地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一、出生入死。
生与死是相依相伴的,生命从出生的一开始便走向死亡。《庄子·内篇·齐物论》:“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从哲学上看,生死阴阳相对又合一。如同战斗中的勇士们冲锋陷阵,生里来,死里去。战场也莫不如此。
“生”与“死”是相对又相立统一的,作为生命,出生的同时便意味着开始向“生”的立面即“死”运动,这种运动是客观存在。
二、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柔弱好生之辈,有一部分,十个中大约有三个;坚强不怕死之辈,像“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那一种,有一部分,十个中大约有三个;《孙子兵法.九地篇》:“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圮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故“死地”为极为凶险之地即极为凶险的环境。人在生活中,于极为凶险的境地中主动生存下来的,也有一部分,十个中大约也有三个。这是什么原因?是生命对生存的强烈欲望,是强烈的求生欲望。
我命在我不在天,办法总比困难多。有觉悟的领导者要善于把握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趋利避害,生生不息,奋斗不止。
三、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据说善于把握自身命运的,野外行动,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袭击;冲锋陷阵不会遇到敌兵的围攻。犀牛的尖角无法撞到他,老虎的锐爪无法抓伤他,刀剑的利刃无法砍杀到他。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积极主动,不断创造有利条件从而避开了凶险之死地。
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全面地看待人生。有觉悟的领导者要克服意识的主观性,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从而不断改善自己的人生。
(郑裕波 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