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读书想法

《奇特的一生》读书笔记(49)

2022-05-03  本文已影响0人  一只柠檬狗
时间统计法成了他即兴演奏的乐器,用这乐器,他爱演奏什么就演奏什么。 他如此精打细算地统计时间,可他把时间都浪费到什么上去了?
向使命汇报时间

他不时将自己的年度总结寄给朋友们。这些总结被称为“年度咨文”。当然,这不是完整的总结,只不过是一些摘录而已。年度总结本身是归档的。既称年度咨文,其概念就很清楚:为回答朋友们的询问,他写上一封综合性的信,里面既谈到做了什么,正在做什么,也谈到身体如何。枯燥的年度总结在给朋友们的年度咨文中变了样。描绘过去一年中所有的倒霉事件、痛苦以及欢乐,都显得既愉快又严肃:

……一月份得了一次好厉害的脑震荡,滑了一下,仰天摔倒,后脑勺猛地碰到了冰上。我第一次懂得了什么叫“失去记忆”。我并没有失去知觉,但当我站起身来时,已完全忘记我原本是想去探望一位熟人……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我甚至想,还有好处。试举先例:据说总主教费拉列特·德罗兹陀夫在年轻时特别笨,当过牧童,但有一次被重重地击了一下前额,从此之后,他才华横溢,成了总主教。不过,他是有名的反动派,这也完全可以理解,因为他是被人击了一下前额,这就是说把他朝后推了一下。要是被人在后脑勺上来那么一下(旧俄教育法),那就会被朝前推一下,这就是俄罗斯民族才华的由来。虽然由此悟出了敲后脑勺的理论和实践,但我还是决心放弃对自己采用这类措施……

但长达数页,附有种种表格的归档的总结到底又是为谁而写的呢?他是向谁汇报工作呢?如果只是为了分析过去一年的工作,那么未必非得写出所有读过的书名不可,所有收信人的姓名,所有听过的歌剧……譬如说,记下多少卷、多少页、多少小时等数字来说明,也就足够了。从他的总结中,可以明显地感到他向某人或向某个对象做汇报的意愿。他是在汇报。那么是向他自己汇报吗?这听起来自然很动听,但缺乏现实意义,这更多的是艺术上和文学上的臆测,而不是切合实际生活的想法。什么叫向自己汇报?这需要一种双重心理,或近似喜剧性的心理:我向自己写了,汇报了,然后等待决定……

我想,情况可能并非完全如此,他之所以写汇报,是出自分析上的必要:随着岁月的流逝,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越来越感到时间的珍贵,这种感觉是每个成熟的人都有的,在他则尤为突出。他的时间统计法使他珍惜每一寸光阴,使他崇敬时间。

熟知他的人都发现了他这个特征。巴维尔·格利戈里耶维奇·斯维特洛夫写道:“他一生的时间并不是他的私有财产,而是拨给他从事科研工作的,科研工作就是他的使命和他一生中的主要欢乐,为了完成这一使命,他节约时间,计算归他支配的每个小时和每一分钟。”

他是为了巴维尔·格利戈里耶维奇·斯维特洛夫所谓的那个“拨给”他的时间做汇报,为了借给他的时间做汇报……可又是谁借给他的呢?这里涉及的已是他的人生哲学,他对目标、对理智以及对最复杂的生活问题的态度,这些问题,我既不打算探讨,也不打算触及。

只有一点我是明确的:他的时间统计法不是一个节俭的计划工作者的预算,把他的时间统计法比作想向时间做自我剖析更为恰当。

艾伯特·施维采尔写到的那种对生活的崇敬,在柳比歇夫身上有着自己的特色,这是对时间的崇敬。他的时间统计法充满了对时间的崇高责任感,这里包含了对人、对全体人民和对历史的理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