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2-4《空气有质量吗》课后反思

2021-12-01  本文已影响0人  艳小明

本周执教《空气有质量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

2.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被测量。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通过思考并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2.学生通过经历称量过程,了解并思考简易天平能得出大致结果,但由于其简易性,会产生误差,应合理看待实验的数据。

科学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意识到可以利用身边简单工具去研究事物。

2.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在科学研究中,工具的作用和局限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最终去发现空气有无重量。

难点:动手实验操作(本实验操作很难,且学生小,教师用微课和PPT来指导实验)。


课后反思:

1.40分钟内完成主要教学内容,没有把内容拖到下一次课。

但是,本节课采用的是演示实验,如果分组进行,时间上仍然上不完。

分析原因:学校没有长臂天平,我改做了一个,花了2节课时间,且上课跟学生讨论、让学生设计、且做一次实验花费时间过长。很可惜么有看到刘老师的现场课。

2.上课之前借用了茶小刘老师的课件、微课准备材料,但是对材料的使用只是一知半解。

按照刘老师的设计,导入用石头引入、粉笔过渡到空气,效果很好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质量、空气质量很轻。但是到用天平设计实验,我对材料的把控出了问题、排球打了40筒之前应该是什么状态,我预做了2次实验,经验还是不足,上课耽误了时间,且3.4班效果不好。所以,我对这节课、这课材料的运用还没有吃透。

3.对于目标“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被测量。”达成效果不满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