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略】117 心悦诚服治心学 牵儿携弟赴稽山
嘉靖四年(1525年)
王艮于去年十二月陪父亲从绍兴回泰州,过完春节,又和父亲来到了绍兴,并且把儿子王襞(字宗顺,号东崖)和族中的不少年轻人都带来了。
有一次千人大会,王阳明教年轻的弟子们一起唱歌,多数人嗫嚅不能应,王襞却意气恬如,歌声若金石,当初他才15岁。王阳明非常惊异,一问才知是王艮的儿子,然后说:“我就知道绍兴当地没有这样的年轻人。”
王襞从此在绍兴一呆就是八年,王阳明去世后,继续跟随王畿和钱德洪。后回到泰州,继承父志,一生宣扬心学。
三月,萝石翁带着儿子董谷(字石甫)来问学,他当时已经34岁,王阳明对他说:“你沉浸旧学多年,认识上与良知之学有很多冲突的地方,不妨多提问,我来回答你。”
董谷后来把这些问题及王阳明的回答整理成一册《疑存》,但黄宗羲认为,董的解读多不合阳明本义。
南大吉在任绍兴知府期间,将老母接来奉养,弟弟南逢吉也一起来到了绍兴。南大吉问政于王阳明,弟弟南逢吉在旁边问王阳明,先生说致良知以格物,格物以致良知,先儒却认为先博文,后约礼,这是不是有冲突。
王阳明解释说,博文以约礼,与格物致知是一个含义。天理之条理之谓礼,礼的外在表现形式千变万化,这就是文。文,礼的外在表现形式,礼,文的内涵;文是外在的可见的礼,礼是内在的难见的文。
君子之学,无非于酬酢变化、语默动静、升降周旋、隆杀厚薄之间,求尽吾心之天理而已。这个过程就是博文,它的追求就是约礼。文,千变万化,故曰博;礼,根于心而一本,故曰约。博文而非约之以礼,则爲虚文,如后世功利辞章之学;约礼而非博学于文,则爲虚礼,如佛老空寂之学。所以约礼必在于博文,而博文乃所以约礼。
孔夫子博约之训,是要告诉我们,只有竭尽所能去探索,才会明白,天下之事虽千变万化,但都出于此心之一理,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如果企图从具体可见的形象上去求万物同一的理,则只能是“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像这样举家师从王阳明的还有很多,如薛侃兄弟、魏良弼兄弟、杨骥兄弟等等,还有的把族中子弟一起介绍来王阳明身边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