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游记游记

浴火克复,凤凰涅槃――滇西战役来凤山阵地战亲身考察记

2019-08-08  本文已影响3人  丁大虾

    历史的面目总是模糊的。史书读的再多,也听不到震天战鼓,看不出蔽日旌旗,闻不到刺鼻硝烟,很难产生发自肺腑的敬畏感。真正的感悟历史,最直接了当的办法,就是亲身到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身处其地,手抚其表,眼察其迹,心悟其理,如此才能真正把感性与理性融合起来,剥开历史的迷雾,体悟钩沉斗转,感慨造物弄人。为此,编者一人一包,来到了极边名城―― 腾冲 ,实地探访滇西抗战事件发生地,既是朝圣之行,来缅怀抗日将士浴血奋战可悲可泣的英雄事迹;又是幽谷之思,来验证国民党军队正面抗战的功过曲直。

   于是,我的第一站选择了腾冲城郊“ 来凤山战场遗址”。 来凤山战斗,其惨烈程度、阵亡人数、攻坚难度不输松山战役,虽没有后者昭彰史册,但确成就了抗日战争中国军队收复失地的开端,成就全面战略反攻的第一胜!

   首先,我们需要从宏观上把握腾冲及来凤山战役的发生背景。1942年,为阻我从陆路滇缅公路维持战略物资投送,日寇第56师团大部、第2师团、第8师团各一部进占腾冲 ,切断我战略大动脉,造成抗战局面的被动。时隔两年后,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实施腾冲反攻战,先踏破高黎贡山,再強渡怒江 ,最后四面围困腾冲县城。困兽犹斗的日军,在腾冲城制高点来凤山作拼死抵抗。7月26日,震惊中外的来凤山战斗全面打响。

   纸上得来终觉浅。上午10时左右,我独自一人踅摸到了来凤山国家森林公园脚下。战场遗址在山上,却不知何处,瞧着上山的石板小径也有几条,问了一两位游人,均答不出哪条路能到。看来,岁月真的能冲淡一切,包括鲜血。条条大路通罗马 ,我先随便找一条路上便是。于是,我开始沿着一米多宽的小路拾阶而上。

   两边是郁郁葱葱的 大树 ,树底棋布着后世修葺的坟冢。 来凤山因“有凤来仪”的传说而得名。从城外远远看,山形如宝盖,中间略突,两侧下凹,状如元宝。看来真是一块风水宝地!一路往上,迤逦鸟鸣深幽,迎面朔风阵阵,耳旁树叶沙沙作响,头顶蓝天白云,真是有心旷神怡的感觉,仿佛入了千年古涧、百代佳境。

    然而,我理性的告诉自己,这些树的树龄最长也不过74年。因为,就是在74年前的今天,这里是寸草不生的!日寇为了长期经营、负隅顽抗,早就砍光了山上的每一棵树,在山顶依照山势修建了星罗棋布的防御工事。美军和远征军在总攻发起前的狂轰滥炸,只不过把山上的焦土翻炒了几遍。 来凤山,你没有树,更引不来凤 ,你有的只是焦土!

美军战前航拍侦察图片

                                                                   来凤山抗战遗址地形测绘图

    没有导游,没有讲解,没有攻略,我凭着仅有的几张宣传栏的照片,用直觉去撞开历史的大门。我不得不研究手头几张地图。一张是后人描绘的来凤山抗战遗址地形测绘图,一张是日军在回忆录《腾跃玉碎记》中描绘的腾跃城附近图。依照战场实际和日军阵中记录,日军在来凤山共配置了四个主要阵地,分别称之为松阵地、樱阵地、白塔阵地、梅阵地。按照前两张航拍图片,最左上位置(照相技术问题未清晰体现)应为松阵地,地点在位于西北侧半山腰的来凤寺;最左下位置应为樱阵地,地点在主峰西侧的营盘坡,我经过实地踏勘,营盘坡距离主峰文笔峰距离约300到400米左右,高差不到10米的样子,相当于主峰阵地的左肩膀;中间长条形阵地确定为主阵地白塔阵地了。因为图中有狭长阴影,当为主峰顶部文笔塔的阴影。据此可判断航空拍照时太阳略为正北,按照这几天腾冲日头起落情况,我认为时间应该在午后至黄昏前进行拍摄; 东北侧为梅阵地,地点位于象鼻子,相当于主峰白塔阵地的右肩。再回过头来看后面两张图,似乎有些谬误。其中一张只显示了三块阵地,松阵地没有体现,当为篇幅受限没有完全勾画的缘故;最后一张日军记录把樱阵地写作了来凤山阵地,就其范围应当把樱阵地和白塔阵地融合到一起,但白塔高地却又单独在列。因此我认为日军记录中描绘的阵地简图当为初期防御部署图,后期作战经调整改为樱和白塔相对独立。

   不论怎么看,“一点居中、两肩挑起”的扁担形防御态势比较明确。经过我现地观察,东侧梅阵地地势较西侧峻峭,所以阵地配属不作强点考虑。而主峰西侧的樱阵地和松阵地地势相对缓和,故日军在此作为防御主要方向加强配属。

    面上的弄清了,我需要走下小道,深入阵地前沿去看看了。也巧,我走的其实就是沿松阵地往樱阵地的小道。自然,樱阵地成为了我解剖的对象了。

    樱阵地,也就是营盘坡阵地遗址,并不好找。接近山顶,路的右侧出现一座旅游公厕。厕所北侧墙地,隐隐有块石碑。那里是没有路的,我走近前,拨开覆盖的枝草,一段斑驳文字赫然在列。

   这里正是我要找的樱阵地。抬眼望去,隐约有一段人工开挖的壕沟掩映在树丛中。我朝着走过去,果然,这是日军挖掘的交通战壕。

    这一段位置应当位于整个樱阵地的东侧。从战壕的形制看,这一段战壕与我后面观察到的北、南、西三侧战壕缩水不少,深度和宽度都有减弱。我理解,东侧战壕与主峰白塔阵地守望相对,便于发扬交叉火力,阻我仰攻较为容易,因此挖战壕也搞点偷工减料也未为不可。

    因为没有路,彼彼皆是厚积的树叶。踏草而行,嘎吱声不知惊动何鸟,远处传来振翅扑腾声,让人心惊。没有路也有没有路的好处,人人都纷至沓来,铁打的遗址也会被踏平了,更何况是土做的坑坑洼洼。我决定先沿着最外围的前沿战壕走一圈再作打算。根据地图,我沿着南侧外围战壕停停走走。这里显然是精心构筑的。

    这一段,目测约80到100米长,宽约1.5米,深1米出头。显然,这个深度满足不了立姿射击要求,作战时日军士兵应采取的的是卧姿或跪姿射击方式。在战壕间运动,应当是卧姿或高姿匍匐方式。每隔十余米,壕道向己一侧挖有藏兵洞,呈斜45度掘进,深2米左右,直径约1.5米。从容量看,只能容一人躲避炮火。从防御效果看,应当作用发挥明显。整个南侧战壕和该线藏兵洞,我没有发现剧烈摧毁垮塌迹象。判断,盟军飞机航弹和国民党军野战炮火力毁伤效能偏低,未对外围防御阵地形成有效摧毁。这也是造成国民党军总攻时死伤枕籍的原因之一。但这也仅仅是原因之一。客观上地势确实限制了国民党军火力发挥。我如站在山脚往山上看,角度仰视达60度以上,远征军直瞄火器不要说打到战壕里,就连把子弹往上抛都抛不到。

    在敌外围战壕,往山下方向距离5米处,我见到了很多小的坑洼。旁边有石碑,提示这是远征军仰攻端末作业坑。别看这小小的作业坑,竟然书写了人类战争史上悲壮的一幕。我们知道,松山是靠坑道掘进炸垮的,而来凤山是靠什么打下来的呢。回头我会提到。接下来,我要探访核心阵地了。

   有句话先写在前面。我写这些东西,是希望用我的眼当做你的眼,用我的耳当做你的耳,我看到的就是你看到的,我听到的就是你听到的。来不来这里没关系,想让大家和我一起见证那些,当下正在消逝的感动,未来触摸不到的痕迹。这是我的初衷,绝不是卖弄。

   言归正传,樱阵地的核心就在中间部位。经目测有10亩见方。里面布满地堡、兵舍,数量碑文上有,我不赘述。从结构上看,二者均采取的土木结构,往地里打洞,表面覆盖厚厚的树木进行遮蔽。从理论上讲,美军航弹的杀破能力和远征军远程炮火的毁伤力似乎完全有能力击破日军防御。但我从日军构筑的兵舍和地堡的保存度来看,有些构工没有明显破坏痕迹。有图为证,我找到几张克服来凤山阵地后的国军照片,

木制工事仍有残余,甚至保存完好。这就成了悖论了。有的人会问,会不会美空军和我炮兵出工不出力,敷衍了事。这个说法不客观。因为整个山头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炸坑。其中美军航弹炸坑更为震撼。

    这个坑直径达十米,深近2米,可以想像当时爆炸时的土壤掀起几十米高的场面了。但可惜的是,炸弹虽然厉害,但精确性较差,加之日军到处挖掘的藏兵洞。因此,尽管总共之前我军进行了狂轰滥炸,但毁伤效果大打折扣。

    进攻受挫,国民党军最终依靠美国人援助的火焰喷射器,完成了对日军的致命一击。人类战争史的奇观诞生了,远征军将士手持手榴弹、火箭筒和火焰喷射器,踏尸而上,抵近敌前沿后,快速构工隐蔽,利用端末作业坑,将一道道冲天怒火射入地阵,

顿时樱阵地成了炎地狱,日军的工事火光冲天,浑身着火的日军惨叫着滚下山坡,我似乎看到有的日军在挣扎痛苦中,高呼天皇万岁,举枪自戕。

    来凤山是役,日军来自北九州精锐、号称“龙兵团”的五十六师团中的600余人全部“玉碎”,无一人阵降,我远征军预二师、36师、116师则死伤1000余人,最终登顶。悲乎壮哉!

   人在历史的洪流中是渺小的,但在缓缓流动中,躬身详端,我们会发现一张张鲜活的面容。日寇的或骄横,或残暴,或绝望,或愚忠;远征军将士的或忘我,或勇毅,或逡巡,或决绝,一张张面孔摆成了两个大字――历史。

   考察时间过去了3个多小时,早已过了午餐时间了。我正待转身离开,忽然真切地听到了“哒哒哒”的机枪声在山林回响。刹那间,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血与火的时刻,时间凝固了,眼眶红润起来。尽管内心告诉我,这是啄木鸟的啄木声,可我宁愿相信,这是远征军阵亡将士的英魂,还在持械战斗、屹立不倒。

    来凤山战斗牺牲的中国勇士千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