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

"非暴力沟通"助我看到背后的真相

2020-09-28  本文已影响0人  能否不一样

文/如风

有一天莎拉放学回家跟我说不喜欢上美术课。

我有点疑惑,其实她是很喜欢画画的,之前每次整理书包,如果第二天有美术课的话,她会很积极地去准备彩笔蜡笔,非常兴奋的样子。

可是今天她说不喜欢上美术课,我想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她生出这种感触吧!

要是以前,我肯定不会去体会她的感受,会直接质问,你怎么不喜欢上美术课了?你不是很喜欢画画吗?(会把重点纠结在美术课上。)

然而,事实是跟美术课没有太大关系。

因为我学习了非暴力沟通,所以我现在是这么问她的:噢?是美术课上发生了什么不开心的事么?

她说,不是。

我,噢?那是什么让你觉得不开心呢?(她看到她的感受被“看到”了,于是更愿意表达。)

她说,我不喜欢在吃饭之前的一节课上美术课。(呃,我看到这里牵出了另一个事实的部分。)

我接着问,吃饭之前上美术课会怎么样呢?

她接着说,美术老师很严肃的叫我们把饭吃完。

这时我算是明白了,因为学校的饭菜可能不对她的胃口,有时候会吃不完,而老师强硬的要求他们把饭吃完,孩子就会觉得很大压力,有点害怕,所以那种不好的感受导致了她对美术老师的阻抗,所以她说出来的话是不喜欢上美术课。

其实不是不喜欢上美术课,而是不喜欢上完美术课后美术老师管理他们吃饭。

这里的重点落到了吃饭的事情上,其实跟美术课没有太大关系。

我庆幸我学习了非暴力沟通,能够运用观察、感受、需要这些要素进行对话,沟通更有效,更能理解对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