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孤独,叫做林黛玉
有一种孤独,叫做林黛玉
文/空谷幽兰草


林黛玉一直有一种不安全感,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宝玉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希望大家都好。
黛玉也很聪明,心想宝钗,凤姐不是讨好贾母吗?看戏是我自己的事,我要点自己喜欢的戏。
在当时的社会,一个人能保有自我很不容易,因为在很多人看来,一个人不顾别人就是自私,可作者却认为人其实没必要虚伪。
儒家的价值系统总是提醒我们要多为别人着想,可道家的价值系统却认为你如果没有能力让自己先活得很开心,你让别人的开心就是假的。
所以,一个社会如果儒家的东西太多的话,每一个人都会觉得委屈,大家都没有好好为自己活过。
现在常听到有人这么说,我觉得儒家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所以,黛玉代表了一个非主流文化,就是大家不喜欢的人,因为她没有考虑别人。纯粹的林黛玉,就是真,她是真正活出了自己的人,洁净到底的孤独,很唯美,也很无用——对社会无用。


宝玉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这个画面实在太美了!
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这个动作非常动人,一个少年连花瓣都不忍践踏的时候,他的生命里就拥有了一种非常高贵的东西,那就是对生命的理解和爱惜。
我一直觉得我们的教育里缺少这种东西,所有的大道理都不能替代一个孩子不忍踩花这个动作的感染力。
宝玉“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我感受到其中的美,因为它是非常生动的生命情境。
这个时候来的人绝对不是宝钗,宝钗没有能力跟宝玉分享生命里最美的时刻,这个人一定是黛玉。因为他们有仙缘,都曾经是天上灵河边的生命。
“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行囊,手上拿着花掃”——黛玉葬花。
青春是有洁癖的,青春是拒绝任何妥协的纯粹。
对黛玉来讲,大观园是干净的,青春是洁净的,可是大观园外面那个大人的世界,是脏的,臭的。
“今日葬花人笑痴,他日葬侬知是谁”表面上是在讲花,实际上是在讲她自己。青春对待生命的态度是非常绝对的,在她看来生命最后就是这样一了百了。





“话说林黛玉正自悲泣,待要上去问着宝玉,又恐当着众人问羞了宝玉不便,因而闪过一旁,让宝钗去了”。黛玉对宝玉的爱非常的缠绵,本来心中有恨,但当众质问又怕侮辱了他,黛玉宁可自己孤独地品尝内心的痛苦。
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的不知为什么,常常的便自泪自干的,谁都不知道她的心思。
“质本洁来还洁去”,总比掉沟里面去被那些肮脏的东西污染要好多了。这是黛玉一直以来的心志,她宁可毁灭,也不要沾染人世间的肮脏。
黛玉孤独痛苦,这对她来说是一种自我完成。如果用另外的方式让她去活,她是无法活下去的。
《葬花词》让人碰触到很多东西,有对生命的眷恋,也有对身体上的洁净的坚持,归根结底就是怎样看待自己的生命。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春又去了,百花谢完之时,也就是她容貌消失,红颜老死的时候。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是花在落,也是人在凋零。
我想这首《葬花词》,大概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绝美的文字。《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在小说里夹杂了一首最伟大的诗。有趣的是,它单独抽出来的时候,你会觉得它是非常完整,唯美的一首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