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父母亲戚的你,终将也会被屏蔽
世界上只有一种年轻人,
叫做“反感亲戚的年轻人”。
总觉得和亲戚聊天有一种奇怪的感觉?甚至屏蔽了他们的朋友圈、不让他们看你的朋友圈?“尬聊”“观念落后”“价值观相左”只是表层原因,深层原因是你和亲戚不处于一个社会阶层,或者说得通俗点,“圈子不同”。
圈子不同,不要硬融!大锅饭的时代早就过去,宏大叙事破产的今天,能够聚合人气的,不再是血缘!而是共同的生活经历、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这就是社群文化的由来!
难以相容的“圈子”,在哪都躲不过,只不过在春节这种传统文化的规训下,不同“圈子”之间的冲击,以“尬聊”为表现形式,大规模涌现了出来。难怪有些年轻人为了避免和亲戚“尬聊”,连家都不想回!
但是“家”还是得回,毕竟血浓于水,话说回来,人生何处不尬聊?就算不回家,只要出门见人,就难免“尬聊”!喜欢看《前任3》的和酷爱撸《战狼2》走一路,能有啥共同话题?聊得到一起才怪嘛!
说到前任,最近常听身边的朋友抱怨,特别不愿意参加家庭聚餐!
“刚跟前任分手,还没从悲痛中走出来,结果我二婶饭桌上不断跟我打听搞对象的情况,说着说着,她就兴致勃勃地聊起了自己的前任,聊得时候还面带微笑,一副看透红尘的样子!”
“关键是,我脸色都已经很难看了,她还一直说个不停”一位朋友这样抱怨道。
二婶,你咋比我还惦记“前任”啊?
其实,并不是二婶放不下“前任”,二婶正是因为早就把“前任”放下了,才会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跟你聊个没完!
这就所谓的“圈子不同”,亲戚长辈之所以会很理所当然地聊起了前任,可能就是因为人生的历练不一样。对这些长辈来说,人生就是这么回事。前任嘛,或者离了婚的伴侣,都可以聊。人生没有什么是时间无法治愈的事情。
当我们把我们所谈过的每一段感情,都安顿好了在人生当中的位置之后,我们可能会更清楚恋爱对自己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期待的是什么样的关系?
终有一天,“前任”对于我们,也不再是问题,于是,我们终于变成了“二婶”的模样,也可以痛痛快快地聊前任啦!
2017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中,“怼”字位列其中!
“怼”,是年轻人面对“圈子不同”造成的“尬聊”时,发自内心的一种反抗!
-
“要过年了,你们准备好怎么怼亲戚了吗?”
-
“春节怼亲戚的有效指南”
-
“逼婚、逼相亲,教你一句话怼死亲戚!”
“怼”字后面如果加个宾语,第一个背锅的就是“亲戚”。亲戚到底和我们有什么深仇大恨,一定要想方设法用恶语伤人的方式报复一下,才痛快吗?
有些朋友跟我说,因为亲戚“嘴贱”?“嘴贱”其实是在讲说话不中听,惹人不高兴,但是,这个世上,谁的“嘴”不“贱”呢?谁又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说着那些只有自己才相信的理论呢?
这是因为大家的观点不一致,才需要交流,交流了过后,我们才知道!哦!原来我在三叔四姨眼中,嘴也那么贱啊!
蔡康永曾经说过“亲戚通常是需要被教育的”!注意,是“教育”而不是“教训”!“教育”孩子,TA才能成长!“教训”孩子,TA只会仇恨!
和你陷入“尬聊”亲戚们也是一样,教育的内容应该是,请TA们弄清楚“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有哪一些原则不要被冒犯?我们有哪一些底线不要被踩到?”
反过来想,我们也是别人的亲戚,我们也要接受别人的教育。别人也会告诉我们,他们的底线,他们的原则在哪里?
请注意!教育的方式,不要用“怼”,至少在对方通情达理的情况下,不要用“怼”的!刚才提到了,“圈子不同”,一些“尬聊”的发生,只是无心之过,作为个比较有教养的年轻人,应该好好地跟对方说。
譬如,面对聊前任没完的二婶,其实大可以直接放软身段“讲这个会让我很尴尬,我们不要聊这个好不好?”只要带有一丝请求的态度,一般人都是绝对的吃软不吃硬,更何况,亲戚们比较年长,在社会上历练了那么久,听到了你的直接表达,肯定就会打个圆场,把话题引到别的方向去了!
这样,一段“尬聊”就结束了!又何必去“怼”呢?仔细想想,亲戚之间的聚会,一年当中可能只会出现这么一两次。相聚的时间,也无非是三五个小时,吃一顿饭而已,如果你没有力气跟亲戚说清楚你的价值观的来龙去脉,也未必想跟TA变成深刻的“朋友”,有些“尬聊”发生了,就也没必要太费心去解释,直接表达,大家聊些别的,一团和气吃完饭,来年再见面,岂不很好!
“怼”字心上一个“对”
用心说对话,才是“怼”的真正含义,“怼”其实只是要结束某个话题,开始新的话题而已,所以,你真的大可不必恶语伤人,骂之而后快。
说话得体,举止得当,只需要稍微用点心,动点脑,两个人,都舒服。
03 终有一天,我们也会变得和长辈们一样“土”
我们通常会觉得长辈的审美观不入眼,放心,终有一天,你会变得和TA们一样“土”。
“土”,其实并不是因为长辈们岁数大了,譬如,微信表情包中,长辈们喜欢用的色彩,饱和度特别高,都是大红大绿大紫,色彩搭配特别感人,不是红配绿,就是黑配黄。反而是年轻人呐,比较喜欢用最简单的黑白色。
这就奇怪了,我们一般的认知里,都是老年人喜欢安静,年轻人喜欢热闹啊!为什么他们反而要用这么辣眼睛的表情包呢?
其实,关键不是年龄,而是年代!长辈们大多是四十多到六十多岁,反推回去,在他们的青少年时期,美学教育几乎是零,也就是说,父母这一辈的审美观,跟学校教育没什么关系。那他们对美学的认知,是从什么来的呢?很重要的来源,就是当时那个红色年代的宣传画报、张贴画什么的。
这些宣传品的主要功能,就是提振国民精神,而主要特点,就是人物表情狰狞,色彩饱满、强烈,一定会有大块的红色、绿色;并且一般都会有大号的文字说明。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长辈们不是因为年龄大了,所以才需要这种大号字体和红绿搭配;而是他们从小就习惯看这种色彩搭配,现在只是继承了下来。
再举个例子,长辈们发表情包,还特别喜欢用“动图”,发光旋转放大变小之类的!
在专业角度来说,这叫“拟物化设计”,就是模拟现实物品的造型和质感,细节越多越好,变化越来越多。
年轻人更喜欢的叫做“极简风格表情包”,扔掉无用的特效,只要能让我们看明白这个表情的意思,就足够了!
问题来了,长辈们为什么更喜欢拟物化设计呢?请想想,长辈们刚开始接触到电脑的时候,流行的,不就是这种风格吗?
仔细回想一下,那些那些动来动去的特效,夸张的动漫设计,你还在哪里见到过吗?对啦!QQ秀嘛!当年电脑比较差,表情,要越复杂越炫酷,能用动画的就坚决不用平面,十多年前这可是最流行的。
“这位美眉,你也喜欢网上冲浪啊?”
我们在这里拿审美举个例子,很多和长辈们的差异,主要不是由年龄决定的,而是由年代决定的,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一个后天社会建构的过程。
每一代人的审美,都主要受其年轻时审美教育的影响。现在社会的审美更迭,变得非常迅速。所以,当我们年轻人占据话语权时,就以自己的标准定义了美丑,然后给长辈们扣帽子,说他们很“土”。
有这么一句话“终于,我变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其实,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也请接纳,也许,只是你“讨厌”错了人而已。
04 写在最后的话:生活不易,请尽量接纳
我们只要继续生活,就会遇到无数的人!从降生开始,我们就在面对一个陌生的世界!你觉得亲戚不亲了,过年家都懒得回,但是要知道,朋友圈里面也不都是朋友啊!
这个世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我”,另一种是“别人”,只要有“别人”,即使是一个圈子里面的,也会有价值观的冲突,不同的价值观,代表的,其实就是我所不熟悉,或者不认同的那个世界。
在整个人生的过程当中,我们永远都需要跟不同种类、不同世界的人打交道。如果能够借由聊天,而理解另外一群人在想什么事情,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预习,不至于一旦遇到了,才慌张失措。
譬如,你讨厌“炫富”的人,但是也不妨碍你可以和“炫富”的人一起聊聊,毕竟,你还可以理解这些炫耀财富的人到底在想什么?以后在网络上看到这一类的现象,就不会奇怪了。聊天也不一定要扯到价值观的交换,可是如果价值观的交换在可忍受的范围之内,可能带给我们新的视野,令我们耳目一新。
和一个圈子里的人聊天,让我们变得更加舒服!这也意味着,我们将永远活在一个叫做“同温层”的地方。所有在这个“同温层”里面的人,跟我们相信的都是同样的事情,跟我们的审美或者价值观都很接近。我们互相支持彼此的论点,互相同意,围成一个圆圈挤在一起,感觉好像很温暖,可是实际上,生活得越来越狭窄。
虽然“社群”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流,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我们都需要“价值观的冲击”,只有价值观的冲击,才能帮助我们理解不同的立场会怎么看事情,而学会用不同的立场看事情,是成长的重要依据。
所以,无论是聊不来的长辈,还是圈子不同朋友,其实都没有那么可怕,更没有那么可恨!回家过年,饭桌上,我们可以打开心房,和大家愉快地聊天,聊天不必等于沟通,聊天可以都是废话,气氛依然很愉快,就算气氛不愉快,可是有内容,至少让我们大开眼界,知道了世界上还有那么一种人,这也是很有收获吗?
快从封闭的小黑屋里走出来吧!
揉揉眼睛,看看外面的世界,也是很精彩的!
1
END
1
编辑:中科普品牌部
注:文内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行为,
请加作者微信号并告知,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作者:唐大大
理想主义者,终身学习,爱运动,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