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多识广巢湖文海走近儒雅作者系列Dv

朱家角的记忆

2018-01-12  本文已影响407人  拾麦穗的路人
放生桥

朱家角,上海第一水乡古镇,是江、浙、沪两省一市交界处重要集镇之一,有人把她比作上海的威尼斯,有人把她比作淀山湖畔一颗明珠。

而我,对她的迷恋是从很小的时候开始的。早些时候,父亲和乡亲结伴去捕鱼,摇着小船一去就是个把月,最远就到了淀山湖、朱家角一带。在淀山湖里捕了鱼虾,到朱家角卖了,再买上米和油盐酱糖,悠悠地摇了小船回家。听母亲讲,有两次她要临产了,眼巴巴地等着父亲,而父亲总会按照算好的日子及时赶回,从从容容地把许多吃的用的物品摆在桌上,沏一杯茶,然后绘声绘色的给她讲起一路去朱家角的见闻。

从懂事起,我就在父亲开心的反复叙述中和妈妈赞许的笑意里,知道了朱家角,并对她充满了向往和憧憬。古色古香的建筑,狭窄幽深的巷子,小桥流水、石板老街、古弄小巷,还有一座很高很大的放生桥。桥下货船在水面穿梭、货郎声声吆喝,居民临窗悬篮购物,还有端午节赛龙舟活动、放水灯活动、赶庙会,这些特别的风俗听听都觉得有趣,以至于对朱家角的记忆深深的印在了心里,挥之不去。

第一次踏上朱家角古镇的青石板路,已经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了,和一帮女伴在一个秋雨绵绵的日子里拜访了她。街上人不多,我们撑着雨伞在北大街悠悠地散步,像极了戴望舒笔下的丁香姑娘,又仿佛穿越到了明清时代。

北大街最宽处约四米,最窄处只有二米,两边是砖木结构的小楼,滴水檐几乎相接,站在街心仰面望天,只见青天一线,因此北大街也叫一线街。老街两旁的民居,是典型的明清建筑,飞檐翘角,马山墙头,白墙黛瓦,而门面一律是花格落地长窗,老式的朱漆排门板,透出一派古朴典雅的气息。站在街中央,从滴水檐上顺势而下的雨水,敲打在雨伞上,仿佛是来自于另一个年代的问候。除了雨声,竟然很少有其他的杂音,我们也悄悄地放慢了脚步,体验着这一分安静。

小街两旁林立着不少名店老店,从南往北,一路上看见以自制膏药出名同天号国药店、稻米乡情米行、江南第一茶楼、函大隆酱园等百年名店。坐在江南第一茶楼的临河雅座上,湖面风光尽收眼底,想象着稻米乡情米行买进卖出的繁荣,遥想父亲当年在这里卖鱼买米的情景,禁不住有许多感慨。

小街两旁还有不少的特色店,有的卖水乡风情画,有的卖家织土布,还有的卖旅游工艺品。更多的小店铺出售当地的土产,熏豆、扎肉和粽子,那阵阵香味飘来,让人馋涎欲滴。漫步在这样一幅古意盎然的江南水乡风情画卷里,挑选几样具有地方色彩的小礼品,怎不叫人陶醉。我们对那些特色小玩意是爱不释手,那用竹子做的织布机、纺纱机,微妙微肖;而用茭白叶子编的装饰品则做成各种昆虫的造型,生动有趣。在一家店铺里看见了那种用蔺草编织的拖鞋,觉得异常亲切,因为我的家乡也有和这差不多的特产,只是原料不同编制工艺也略有不同。一名女伴,对那种一尺宽的家织土布爱不择手,非要买上一段说回去后做裙子。 

北大街上还有二处耐人寻味的“弯角”,远望高耸民居挡在前方疑是到了尽头处,近前却是九十度转弯,另有天地,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惊喜。拐过第二个弯后不久,我们来到了放生桥下。

放生桥全长约70米,宽约6米,高约7米多,它是上海地区最长、最大、最高的五孔石拱桥,称为沪上第一桥。站在桥东堍观看,整座桥形成一个缓和顺滑的斜坡,自然和谐地衔接着两岸街面,如彩虹飞架南北。桥东建有长廊和亭子,是用来供行人憩息的。临水筑以石驳岸,凿以缆船孔,是为船舶停泊所用。缆船孔的周围非常光滑,可以想象那里曾揽过多少大小船只。

沿着台阶拾级而上,桥上处处可见技艺高超的石刻。龙门石上镌有盘龙八条,环绕明珠,形态逼真。走上桥顶,只见桥顶四角蹲着四只石狮,神态活泼、栩栩如生,忍不住伸手摸一下石狮子。低头看,桥面中央镶嵌着工艺精致淳朴的雕花石板,雨水把它冲洗得一尘不染。

站在桥顶极目远眺,只见水面辽阔烟雨缈缈,大小船只来来往往,热闹非凡。不时看见一种木制小渔船,渔姑卖力地摇着橹,那咯吱咯吱的橹声穿过雨帘传上来,仿佛在述说一个年代很久的故事。不由想起当年父亲也是这样摇着小船为了生机在他乡漂泊,不知哪个缆船孔上曾经系过他的小船。想起有一次淀山湖里起风浪,父亲的船只翻了,是乡亲的鼎力帮助,他才得以还生。放生桥的两侧石逢里长着几颗石榴树,树干硬生生从石缝里伸出来,硬是把石缝撑宽了许多。那顽强的生命力让人惊叹!

放生桥顾名思义就是“放生积德从善”,是镇上慈门寺里一个僧人募捐花缘而造,这位僧人规定:在桥下只可放生鱼鳖,不得撒网捕鱼。现在桥下还经常有信男善女放生鱼类祈求平安,寄托一份美丽的心愿。父亲曾经告诉我,每当他的小船经过放生桥,他都要在桥下放生几条小鱼,祈求一路顺利家人平安。捕鱼又放鱼,这是我小时候想不明白的地方,站在放生桥上后,似乎可以体会那捕鱼人的良苦用心。

就这样在绵绵秋雨中,踏上了北大街,走上了放生桥,走进了朱家角。后来好长一段时间里,我对朱家角的直接印象就是北大街、放生桥以及放生桥上那几棵石缝里生长出来的石榴树。它们给我的古镇情结又描上了浓浓的一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