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的思考

2020-02-17  本文已影响0人  无用书生繁华梦

前言:2020年疫情爆发,在家闲着无聊,也苦于以前看过的书很快就忘记。于是在网上找了四本书《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如何有效阅读》。确实发现了自己读书中存在的弊端。现在做下自己的总结,也算是做个输出。《如何有效阅读》这本书如果想学方法的人就不要看了,这本书主要将的是读书的重要性,没有方法。《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需要说明的是阅读是一种主动行为,主动阅读要保持清醒,沉浸式阅读(隔离不良环境)。

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我的理解其实就是能识文断字。能阅读句子文章的基本意思。这里面都是目前自己总结。如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如何阅读一本书》里详细的说明定义。

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我认为算是选书阶段吧。爱看书的人避免不了买书。《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说自己读了3000多本书也才选出来300本好书。如果你想了解某方面的书,恰好有人推荐也是不错的事情。樊登在他的书里给出了选书的建议。这里分享给大家:
1.看出版机构。一家好的出版机构会为自己的品牌负责,所以出书的时候已经为读者把好了第一道关;
2.看作者背景。如果是非娱乐性的阅读,那么最好选择某个知识领域中的著名作者。
3.看推荐人。好的推荐人不会随意给读者推荐书籍。
4.看书中的推荐清单。好的作者会在自己的书中为读者推荐清单,“好书是从好书当中来的”,就是这个道理。
5.看书后的参考书目。如果想要进行系统阅读,或是在读到一本书后对那个领域感兴趣,不妨从书后的参考书目去选书。
如果没有人推荐,自己找书就要检视阅读。我是觉得检视阅读,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经验还是很难完成的。检视阅读主要是说,快速的看完一本书,然后了解这是一本怎么样的书,这本书在说什么,作者是借着怎么样的整体构架,来发展他的观点或者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指的是阅读完一本书对这本书的思考及输出。
我在阅读中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以为读书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很少做输出的行为,总以为自己知道,自己懂了。《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指出,如果说一个人知道自己想些什么却说不出来,只能说明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想些什么。我想其实很多人缺乏的都是这一步吧。所以阅读完一本书后的思考及输出才是看书的最终目的。看完书就忘其实是没有思考或者不会思考,没有把精华吸收。这和没有看书的人差不了多少。
《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这三本书都提供了一些思考方法。在我看来《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和《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的作者其实都用了《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思考方法加上了自己的读书习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思考方法总结:

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就是读一系列的书或者一个作者的书。第一次听这个说法是采铜的《精进2》。他提出的是一个系统的概念。看一本书的时候,你可能只是了解了一个观点,你可能赞同或者不赞同。哲学,心理学都有矛盾或者派系的分别。你只有系统的看待,也就是说跳出一本书局部的圈,对比观察,然后系统化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才算是有收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