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修行日记】索玛花的支教老师

2020-11-08  本文已影响0人  光之工作者sunny

今天周末,太好了!

太好了!

因为我有足够的时间去处理被姨妈血染湿的衣服床单被套。

学校里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显得有些冷清。但也有另一种美:安静惬意之美。

我看到蜘蛛在屋檐下规律地织网,网背后的太阳还躲在云层里,云层下的电线杆上停满了麻雀。

青青老师在楼下的厨房忙进忙出。穿着睡衣的王老师正从远处的厕所不紧不慢地走来。

远处青山依旧,山脚炊烟袅袅。

这几天,我和他们开过会,跟孩子们上过课,与同事们相处,去过家访……我突然明白为什么没有工资,还会有这么多人选择待在这里了。

相对于外面,这里更像是一处心灵的世外桃源。

基金会的理事长对老师很好,村民和孩子们对老师很好,外面来参观的人更是对老师刮目相看,同事们之间也很好,谈笑风生,做饭爬山,互相帮助,所有的力量都在往一处使,而且是爱的力量。

虽然生活条件差一点,但在有爱的环境里,这些都不算啥。就像鱼回到水里,必定是无比滋养又自由的。

今天群里有人谈到支教的现象时说:

“比较多的人会以一种救世主、或者高一级的姿态去帮助他们。但其实这样,本质上来说没有多大帮助,只是满足了施助者助人的欲望。”

不排除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但这世间哪一种欲望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呢?

我觉得,每一种欲望都值得去追寻,功成名就的欲望,对爱情、物质的欲望,对修道成仙的欲望,包括去奉献自己,用支教的方式助人的欲望。

至于救世主,高人一等的姿态,我在和同事们相处的过程中并未发现,而更多的是谦和可亲的姿态去对待每一个孩子,服务山区里每一个贫困的家庭。

他们对待孩子的每一个细节都如此打动我,他们一起探讨专注的力量,教学的方式,怎样帮助才到位才公平才有用,有时他们吃饭都在探讨如何教孩子才肯听……

我经常看到他们带孩子洗头洗脚,培养山区孩子里卫生的习惯,周末还去学生们的家里。

孩子们对待老师们的热情就已经看出他们背后付出的汗水和心力。

要知道这些老师们大部分都是九零后,也有家里有两岁孩子的妈妈,还有退休后的六零后。

这个世界并不缺夸夸其谈的点评者与指挥者,缺的是如此这般真正用生命实践与付出的人。这在一味追求成绩的城市公办小学里是很难看到的。

人们说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有多少老师就只是上班下班而已……但索玛花小学的老师,确实做到了,他们不属于“无用的,一厢情愿来奉献的人。”

他们给这里的孩子们带来了希望和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