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行为---结果
《认知觉醒》的作者周岭说,新冠疫情突发的时候,有读者咨询他“楼上人家的脚步声很大,特别是小孩拉椅子的声音非常响,交涉也没有效果,有时候我甚至认为他们是故意的。每次一听到这些声音我就感觉很无力,不想继续学习。该怎么办呢?”周岭对此的建议是“如果你希望有所改变,那就试着写下楼上脚步声的10个好处吧。”并做了示范,你可以把椅子声和脚步声解读为“这家的孩子真活泼呀”、或者“还好疫情得到了控制,不然整个世界会安静得一点声音都没有,那就太可怕了,所以能听到人的脚步声真好”等等。两天后,该读者的情况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尽管现实环境并没有任何改变。
周岭认为这种看似有些可笑的做法符合“态度---行为---结果”的事物发展规律。也就是我们看待一件事情的态度会影响我们的行为,而我们的行为则会影响现实的结果。
我想到了情绪ABC理论,这样的做法同样利用了这个理论。外在环境(楼上的脚步声、椅子声)这是客观事实A,不会改变,但因为前后不同的主观情绪B(之前是抱怨、指责,之后是积极的想法),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结果C。
这些道理我早就知道,但经常遇到事情的时候根本想不起来用,我想很多人都跟我一样吧。书中周岭指出了需要在生活中刻意练习。所谓刻意练习就是要有意识的去练习,哪怕刚开始有些别扭、勉强。比如,最近我腰椎不是太好,上课的时候因为讲台上电脑操作台比较矮,导致我站着腰酸,坐下又嫌凳子太硬位置又很窄很不舒服,每次上课都“坐立不安”。今天也是如此,课间我逼着自己掰着手指头细数这件事的好处——①讲台的设计让我不要一直站着或坐着,毕竟连着上几个小时,不管是坐着或站着都吃不消。②课间不要坐着看手机,去走廊走走,活动一下身体的同时,看看窗外风景,休息一下眼睛。③课堂上可以多走下讲台跟学生拉进距离。④提醒我要积极锻炼身体,身子骨结实才是王道——虽然数不出10点好处,虽然刻意这么想的过程很是不习惯,但效果还是明显的,课间出去走了一圈,身体上、心理上都缓解了很多。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说“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感谢,即使碰上坏事也要心存感谢,说声谢谢。必须用理性把这句话灌进脑子里,就算感谢地情绪冒不出来,也要说服自己。”所谓的刻意练习,就是在自己还无法做到“无论何时都能心存感谢“的时候,用理性的方式先说服自己,通过多次练习,在头脑里植入这种观点,最后达到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