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密:中国密码战史(7)
第三节 张大帅的“黑室”
历史的真相很多时候是会让人瞠目结舌的。因为起用蒋宗标从事密码破译工作,奉系幸运地成为了中国最早采用密码破译手段的政治势力,草莽英雄张作霖成为中国最早建立密码破译机构的人,这位一向以大老粗形象出现的张大帅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张作霖属实是北洋军阀中文化水平较低的一位,他虽从不隐讳自己的出身,却一向反对别人把他的民间武装出身当作土匪,他曾说过,“都说我张作霖当过胡子,我他妈的抢过谁?拿过谁一个笤帚疙瘩?那时候我就是不服天朝管!”可见,张大帅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他却有着天生的叛逆性格,这也决定了他做事往往不按常理出牌。而建立中国最早的密码破译机构,正是他做事不拘一格的表现。
其实在此之前,山西军阀阎锡山是更有条件最早使用密码破译手段的。据曾在阎锡山、杨虎城部下和中统特务组织从事密码破译工作的李直峰回忆,
1917年冯国璋从南京到北京,以副总统代理大总统,曾召开各省督军会议。山西督军阎锡山应召到北京开会时,日本浪人大喜忠,向阎自荐有特技,能在电报局秘密检译出各军阀有线电密码电报:获此秘密,就可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当时阎以浪人不可靠,没有聘用他。
如果在1917年阎锡山就雇用日本浪人大喜忠,可能中国最早的密码破译人员就会产生在这个日本人的手下当中了,而蒋宗标自然也就不会有中国密码破译第一人的荣誉。所以,蒋宗标靠自身才智开辟了我国最早的密码破译事业,也是冥冥之中的天意。
张作霖对电报通讯的认识也是有个过程的。1922年4月底至5月初,由张作霖发动的第一次直奉战争以奉系大败而结束,张作霖退出关外,宣布自治。随他出关的有原交通部电政司主管无线通信的吴梯青,吴梯青又名吴毂士,是我国早期无线电专家,早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期间,他即自行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部超外差十灯收音机,最早知道了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拒绝签字的消息。吴梯青来到东北后,任东三省陆军整理处工务处通信科科长,他即筹划在沈阳建立大型短波无线电国际电台。
吴梯青首先说服了张学良、杨宇霆和东三省官银号总经理阎泽博,由阎泽博趁一次张作霖打牌赢钱的机会进言:“大帅这次赢钱不少,我认为不应该像过去一样请客宴会,把它花掉,可以购置一些利于保卫东北,便利军民的东西,例如无线电。”由此说动了张作霖,委托吴梯青筹办无线电通信事业。吴梯青很快即在沈阳故宫大政殿设立了大型无线电台,能够收取国际电讯,同时一边创办东北无线电专门学校,一边在奉天大北边门外二台子东面建设国际无线电台。结果,在张作霖统治下的东北地区,建成了我国最早的国际无线电台,突破外商水线电报公司垄断,直接与世界各国建立了无线电联系。
去年在沈阳大东区拍摄的一块“电台东巷”街路标牌。这一地方就是张作霖建立的国际无线电台的所在。吴勋如在其所写《中国无线电通信事业发展史话》中对此举极为称誉,称之为“建立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座国际大电台,摆脱外人水线公司的垄断,厥功至伟,这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好事”。
而当时的东北地区也聚集了一批出色的无线电技术人员。比如追随吴梯青在东北创建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刘瀚,就在哈尔滨建立了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随便说一句,刘瀚在电码编制上也有创见,曾在1916年发明了一套汉字注音字母电码本,这是首次以拼音形式来编排中文电码,不过这一方法并未为当时的政府所采用。
就在奉系大力发展无线电通讯事业之时,我国的无线电通讯也开始应用在军事领域。早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之前,北洋政府陆军部即向英国马可尼公司购入了200部军用YCI无线电台,分发各地部队,供野战时使用。正是因为张作霖统治下的东北地区在无线电通讯方面取得了领先全国的成绩,蒋宗标才不必再局限在从电报局中获取的有线电报来搞破译,张作霖为他的无线电密码破译工作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
蒋宗标也从自己的学识出发,对密码编码进行了改良。作为密码破译工作者,蒋宗标对于自清末以来密码编制方法的缺点是有所认识的,他之所以能够破译密码除了他肯于钻研外,其实还是因为这些密码存在着先天不足。
传统密码核心的缺点即在于,无论是哪种密码,其中的汉字编排顺序都是按照威基谒选定的《康熙字典》中的部首顺序,如此一来,这些与明码本编制原理相同的密码本中,同一部首的汉字在密码本上必然体现为相邻近的数码,这就极大便利了密码破译者的猜译工作。
有鉴于此,蒋宗标开始将奉军的电报密码作以改良。他的方法当时称之为“抄本+联句”。
所谓“抄本”,即打乱原有明码本中按部首编排汉字的顺序,另行编写电码,从而使电码本中汉字排列突破了部首顺序,呈现出无序排列的状态;所谓“联句”,实则就是曾纪泽曾经提出的“成语”,只不过此时是蒋宗标再次独立发明,其方法是把常用的术语均编为一组码,这样既节省时间、物力,又增强了密码的保密性。
但是,这套在当时较为先进的密码编制方法,并未为奉系真正推广应用。从辽宁省档案馆保存的张作霖、张学良父子的电报来看,他们的密码仍旧未脱横直码变换的密码体系。蒋宗标在密码改良方面的心血算是白费了。
蒋宗标在张氏父子手下主要做的工作就是建立了一个密码破译机构,为张氏父子在内战中破译各方密电。按照民国时期引自美国的一个概念,这个机构可以称之为“黑室”,其成员都是蒋宗标的亲属。
蒋宗标的“黑室”工作为张氏父子征战各地发挥了很大作用。北伐战争期间,1927年9月,山西军阀阎锡山摇身一变成为国民革命军北方总司令,亲率十路大军进攻北洋政府的末代元首大元帅张作霖,阎锡山对十路大军的指挥调动均使用无线电密码电报,才过了一个月,他就被奉军抄了后路,败退回了山西,直到1928年6月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也还是一直与奉军在娘子关、雁门关对峙。之所以阎锡山在进攻奉军中惨败,其重要原因即在于阎锡山的无线电报命令,均被蒋宗标他们破译。
张作霖死后,蒋宗标继续为张学良留用。1931年6月,此前被张学良收编的原西北军军阀石友三,受汪精卫等策动,趁张学良重病入院不能视事的机会,拟在河北发动叛乱。这一情况为蒋宗标在电报中截获破译,他截得石友三致张学成的密电一件,据当时代张学良指挥关内东北军的于学忠回忆,破译电文大意是:“弟部即将进攻平津,后图东北,希兄即与日方切取联系”等语。张学成是张学良的堂兄弟,一向有政治野心而不得施展。这一电报由蒋宗标呈报后,于学忠等人即从东北抽调大批部队进关备战。后来到7月中旬,石友三果然发动叛乱,因东北军准备充分,仅用了不到半月时间即予平定。但也因此次调动大量军队进关,造成东北防务空虚,为后来日本人发动“九一八”事变提供了可乘之机。
蒋介石的部下在此时也已建立了密码破译机构,就是由温毓庆建立、后由其妹夫黄季弼接掌的“电务股”。黄季弼从破译的电报中知悉蒋宗标其人的存在,也大略知道他是苏州人,偶尔也会秘密返乡,但没人知其相貌,于是黄季弼亲自前往苏州,以蒋宗标友人名义造访其家。蒋家当时只有蒋宗标的女儿蒋闺英在家,黄季弼见到墙上挂有蒋宗标的照片,于是以将照片为友人留念为由将照片取走。蒋宗标听闻此事,深感安全隐忧,于是举家北迁。
“九一八”事变后,张作良下野,何应钦主政华北,将蒋宗标收罗门下。何应钦之所以会重视蒋宗标,是因为在中原大战期间,蒋介石依靠黄季弼等人破译密码电报来掌握敌军动向,不明真相的蒋军将领都认为他“料敌如神”,何应钦因其地位较高,就知道了蒋介石的秘密王牌是密码破译,于是从此也对此项工作有所用心,除了将蒋宗标聘为少将参议外,后来他还在主持军政部期间组建了一套密码破译班子,这是后话。
蒋宗标脱离张学良后,张学良的部下仍旧还有从事密码破译的人员。在张学良率部奉命前往西北“剿共”期间,他下属的牛元峰为师长的109师、何立中为师长的110师,都在进剿中被红军消灭,这两个师即被南京军委会撤销番号,不予补充重建。而胡宗南的进剿部队同样被红军消灭后,蒋介石立刻密电胡宗南:“我的部队,究竟损失若干?可详细电告,不必难过,我均为你予以补充。”这一电报即为张学良的机要人员截获破译,并呈报张学良。对蒋介石此举,张学良颇感寒心,对蒋介石以内战消灭杂牌军的图谋有了深刻认识,这一密电也是张学良后来发动“兵谏”的肇因之一。
蒋宗标的侄子蒋炳能、蒋炳贤、蒋炳强和女儿蒋闺英、蒋世英,都一直追随他从事密码破译工作,后来也都供事于国民党的密码破译机构。
1935年,蒋宗标病逝于南京中央医院。
破密:中国密码战史
第二章 破密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