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放| 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1·4】——日三省吾身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地按照礼的规定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实践了呢?”
一、曾子的“愚”
曾子,名参,字子舆。十六岁拜孔子为师,比孔子小四十六岁,是孔子晚年重要弟子之一。他虽性行鲁钝,但“吾日三省吾身”诚切自治,孔子教之,以矫其过。
曾子的父亲曾点,性格比较粗暴,有一次曾子在园子里干活,不小心把瓜的根给刨坏了。曾参就对父亲说:“有三条瓜根被我刨草斩断了。”父亲埋怨说:“可晓得这瓜种是我从很远的地方找来的良种,竟被你断送了。”曾参说:“没有关系的,儿已把它的断根连上了,再施点肥料还是可以结瓜果的。”曾点怒火上冲,大声吼道:“人头砍断了,还可以接起来活吗?做错了事情,还敢出言顶撞,这还了得!”曾点非常生气,暴怒之下,拿了根非常粗的棍子,劈头盖脸打下来,由于下手太重,曾子被打得昏了过去。苏醒过来后,曾子看到父亲焦急的样子,他立即表现得若无其事,故作活泼,退入卧室,弹琴唱歌,示意自己并未受伤,好让父亲放心。
孔子听到后生气地说:“这样的人再来,不要进门,我没他这样的学生,这么愚昧!”消息传到曾参耳中,曾参就很不理解了。可是作为学生,既然老师不想见自己,那肯定是自己有错,曾参就拜托别的同学转告自己的歉意,希望老师能给自己一些开示。
孔子说:“以前的圣君大舜是怎么做儿子的呢?叫做‘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父亲要是找舜做事情,舜总是在身边,随叫随到;可是父亲溺爱次子象,他听信象的谗言,欲置舜于死地,舜于是就躲开,让父亲找不到。平日舜在父亲小棰责打他时就忍受,大杖责打他时就逃走,不使瞽瞍得不义的罪名。“汝非王者之民耶?杀王者之民,其罪何如?”难道你不是天子的百姓吗?父亲杀掉天子的百姓,这是怎样的罪过呢?我们不能陷父母于不义。孔子还说,参呀,身体肤发受于父母,如此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也是不孝啊!曾参听后,心中惭愧,对孔子说:“感谢先生教诲,参今日才明白孝之义,当终身铭记。”
孔子就是这样了不起的教育家,对曾子的“愚”给以点化,同时,也看好了曾参的刚韧,厚重,得到了孔子很多真传。
曾子说出来的话总是那么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如“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等,至今,它还激励着我们不断进取。因此,曾子的形象中又自有一种稳如泰山的韵味和十分崇高的意义。宋代的理学大师程颢注意到了这个特点。他说,“孔门心传居然被这个愚钝的人得到了”。
曾子这鲁钝之人,勤学好问,对孔子学说领会贯通,学问也已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在三千弟子中“独得其宗”。他把孔子思想的核心高度概括为“忠恕”,即“仁”。孔子去世之后,曾子勇敢地担负起推行仁德的重任,他为仁“死而后已”。他曾到齐、郑、楚、卫、费等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同情下层民众,批评“上失其道”。他坚持君子气节,不受鲁君赠邑。他不苟同权贵,拒绝楚、齐、晋给予的高官。
他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诚信,躬行孝道是曾子做人的道德准则。他著述有《大学》、传承《孝经》,重视仁德,提倡孝道,主张内省。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连根养根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
曾参以他的建树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颜子(颜回)、子思、孟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二、人之道
本章为人们开了一个修身的良方,清风明月,早晚各服一次。
世道纷纭,人心在熙熙攘攘的外利驱动之下,“忙”得几乎丢失了真我;物欲横流,求诸外欲的人心不再安宁,人到底能不能修得一颗宁静的心态?
人之道是什么?就是择善反省,忠信待人;人之成是什么?就是改过至善。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仁者安人。在本章中,曾子提出了“反省内求”、“忠”和“信”的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只用于君臣关系。至于汉代以后逐渐将“忠”字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
“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也是有原则的,是诚实地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不欺,成人之善,而不是成人之恶,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谈到“忠”与“信”,我想起我曾看到过的一则故事:有个老木匠要退休了,老板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虽然答应了,但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后,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是我送给你的礼物”。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自己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如果我们的日子缺乏“忠信”、缺乏“三省吾身”,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烂“房子”里了。
生活是我们一生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
三、怎样理解“传不习乎”
“传不习乎?”也有人感悟为:“传播老师的思想,是不是时时整理清楚思路,真正地通晓老师的境界呢?自己传授给他人的认识是经过自己实践验证可行的吗。”我觉得这种感悟境界更高。
曾子十六岁拜孔子为师,做为一个好学生,他不仅勤奋好学,认真地实践,还把弘扬老师的以仁孝为核心的儒家主张理念为己任。他传《孝经》,自己首先是孝的典范,年轻时有“啮指痛心”的佳话:家贫,曾参经常入山打柴。一次,曾参又进山砍柴去了,突然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不知所措,就站在门口望着大山,希望曾子回来。许久不见归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正在山里砍柴的曾参忽然觉得心口疼痛,便赶紧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母亲为什么召唤他。母亲说:“家里突然来了贵客,我咬手指是唤你快回来。”曾参对母亲的孝真是达到了“心有灵犀”的感应灵异。到了母亲晚年,母亲因眼疾时常感觉不适,视力模糊,曾子就向老师孔子请教,经孔子指点,于寒露上候(寒露节的前五天)单日单时,采阳面菊花若干,晾干后,用山泉水冲泡,外服内用,不久其母眼疾治愈。所以,曾子传承的《孝经》,令人们对过去父母以及宗亲的追思,不论时间经过怎样久远,总是不会忘怀,总是那么温暖,就如从窗前射进的缕缕阳光。
读曾子著的《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明、在止于至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醍醐灌顶,不过2000字的文章可谓字字珠玑,包罗万千,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真理。
朱子在《大学章句序》中说“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兴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由此看来,儒家的圣人至少应该具备的社会能力是带领那些不能全其性的人来“复其性”。
讲学授徒是曾子一生从事的主要事业。他从二十三、四岁就开始在家乡南武城设教讲学,后又到武城及越、卫等国讲学。由于他讲学得法,从学者常不下七十人在“孔子——曾子——子思——孟子”这个儒家传承链条中,上承孔子之道,下开思孟学派,对孔子的思想一以贯之,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
曾子一生,编《论语》、著《大学》著《曾子十篇》,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他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等,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
曾子拜上孔子这样的老师是一大幸事!孔子有曾子这样的学生也是一大幸事!我们有了“吾日三省吾身”、“改过迁善”的良方,也是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