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父母这样做了,你是这样的父母吗?
1
表弟又失联了,电话不接,微信不回,没有人能联系上他。
这种失联不是第一次了,隔三差五的就会间歇性发作。
表弟的父母也很无奈,说起这个儿子就叹气,从来不和父母联系,节假日也不主动回家,今年过年还是发动亲戚劝回的。
回家后也不主动和父母讲话,回避父母的交流,对父母的口头禅是:你们不会明白的。
他也没有表现出自闭,和我们这些同辈的朋友虽然不主动联系,但还是很真诚待人的。
大家一直不明白,这样一个看着不错的小伙子为什么会经常做出这样不可理解的事情呢?
但是我一点也不意外。
表弟是被其爷爷奶奶带大的,从满月开始姨妈和姨夫就丢下他南下广州打工了,半年回来一次,一直到8岁。
记得有一次,爷爷过世了,表弟是哭的最伤心的一个,边哭边念念有词:家没了。
当时大家都不理解,姨妈和姨夫还一直劝他说:我们还在,家还在呀!
我想他们永远不明白自己的儿子为什么会有这样强烈的反应吧,也许他们也没有这样的觉悟,每次说起当年他们把表弟丢给爷爷奶奶带的时候都是一脸轻松的神色。
很可悲,在表弟心里,爷爷奶奶才是他可以依恋的人,而自己的父母只是个没有多少感情的外人,姨妈和姨夫却并不知道。
在心理学里这也叫情感错位。
所以我挺理解表弟的,也很心疼他,但是谁也帮不了他,除非他对自己人格进行揉碎再重建,但这是太难和极其痛苦的事情,而且需要一定的认知,否则一生可能活着幼年的伤害中。
在孩子一岁之前是孩子和父母培养亲子关系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是孩子建立自信心、安全感、尊重的基础。
一旦他没有从父母身上学到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等他渐渐长大,需要进行的人际互动越来越多的时候,这种不好的经历会限制他的发展。
因为没有让他愉快的经历,可能他会从心底排斥与人交往,觉得这样的交往也没有什么意思;或者在不得不参与互动的时候,显得特别被动,甚至逃离。
本来应该得到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却没有得到,亲子关系链接断掉,他们怎么会对父母产生爱和依恋?而这造成的伤害却是一生的,他们变的孤独,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
等到这一切都发生的时候反过来怪孩子不可理喻是不是太晚了?
2
一个朋友离婚了,更让她痛心的是她5岁的女儿却对爸爸妈妈的离婚一点反应也没有,没有像正常的孩子强烈要求爸爸妈妈不要分开,好像这件事跟她没有关系一样。
我现在特别后悔,朋友说,在孩子这件事上我就不应该偷懒。
原来,3个月的产假一过朋友就上班去了,顺便也给孩子断了奶,带孩子的任务就交给了奶奶。
平时上班累,下班了就想休息,为了晚上自己更好的睡眠,晚上也是孩子的奶奶带睡。
这一晃就是五年,孩子基本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玩。
朋友曾经为这种育儿方式很满意,认为工作和孩子都兼顾了,自己也落的一身轻松。
虽然孩子和妈妈不亲,反倒粘孩子的奶奶,朋友也没有太在意,觉得孩子永远是自己的,毕竟血浓于水。
真的那么简单吗?
你想啊,在在这五年中,孩子每天睁开眼睛第一眼看到的人是奶奶,给她穿衣服的是奶奶,给她做好吃的是奶奶,陪她玩的是奶奶,给她洗澡的是奶奶,哄她睡觉的是奶奶,而爸爸妈妈只是那个每天偶尔出现在家里的人,她会对谁比较有感情些?会跟依恋谁?爸爸妈妈在她心里顶多是个概念吧?!
所以养育孩子这事儿真是一个不能假手他人的事,今天你偷懒舒服了,后面可能就追悔莫及了。
孩子错过了建立认知和情感依恋的重要时间,孩子就错过了人格建立时期。
其实我的这位朋友不是没有机会边工作边培养孩子亲子关系的,白天上班,那么,下班后的时间如果好好的陪伴孩子,是完全可以事半功倍的。
特别是在睡觉前的一个小时,父母创造一个属于一家三口的快乐时光,一起和孩子聊聊天,玩个小游戏,给孩子讲个故事,或者陪孩子一起阅读。
然后带着父母的爱一起入眠,孩子的梦里也会经常梦到爸爸妈妈吧?
所以不是说有孩子后不能去上班完全陪孩子,而是工作和生活一定要分开,上班时间好好工作,回到家里好好陪伴孩子。
我们虽然不能做到完全平衡,但是孩子的陪伴不能偷懒,你偷的懒,最后都会还回来。
3
为了学习育婴知识,我生完我女儿2个月后报了一个育婴师班,老师是武汉大学请的,也是一个13岁女孩的辣妈。
有一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就在我们一筹莫展之际,老师的女儿给老师送雨伞过来了。
记得女孩先在教室门外等了很久,为了不打扰妈妈上课一直等到课间休息才进教室,还和我们很有礼貌的打招呼,整个过程看起来是个非常有教养、大方得体、活泼开朗的孩子,更难得的是她和老师的关系相当的亲昵,既是母女,也像是朋友。
我们都很羡慕,都向老师取经,怎样把孩子可以教育得这样好。
老师说,自己是做幼儿教育行业,知道父母从小在孩子人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种角色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所以,她尽可能多的给孩子陪伴,她也鼓励孩子爸爸参与到育儿中来,在孩子人生重要的阶段中,她和孩子爸爸从未曾缺席。
4
养育孩子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孩子虽小,但他们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这个个体有感情,有认知,有情绪。
他们就像一个个刚破土的小树苗,需要土壤、阳光、雨露的滋养和呵护,才能长出枝丫、树叶、树干、和盘根错节的根须。
你给的滋养和呵护少,他们可能就会很难长大或瘦弱不堪。
你给足够了滋养呵护,他们的树干就会越来越粗,枝丫越来越繁多,树叶越来越茂盛,根茎越来越强壮。
不管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他们都可以毫无畏惧。
这也是父母最想看到的吧?!
其实孩子需要的不是锦衣玉食,他们需要的是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他们的爱、陪伴、情绪的理解和认同。
这样他们才能茁壮成长,有一天也长成参天大树!
我知道这个过程需要我们付出很多,时间、精力、体力,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不是吗?
想起美国著名的育儿专家希尔斯的一首诗:
早期的亲密-------一生的回忆
也许,你有些忧虑,
不知道宝宝会向你持续索取到什么时候。
放下吧,不会太久!
她躺在你臂弯的时刻,
贴紧你胸膛的时刻,
睡在你身边的时刻,
都不会太久,
但你由此传递给他爱的信息,
和你永远为他敞开心扉的心意,
将延续他的整整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