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中,女方的学历到底重不重要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85349/bf9115584e8995ec.jpg)
今天的头条新闻是这样:女硕士为相亲改学历为本科。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不仅是女性的悲哀,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关于婚配,有这么一个理论:
将男女按照综合评价,由优到劣分为ABC三等。通常情况下,优秀的A男拥有最大的选择权,所有女性都在其选择范围内;B男通常会选择B女或者C女;C男只能选择C女。
以此类推,匹配率最低的,也就是最终最可能被剩下的就是A女和C男,即就是优质女青年和不那么优质的男青年。
而关于如今大部分年轻人的爱情观,借用《挪威的森林》中绿子的这段话则极为合适:
我所追求的只是容许我任性,百分之百的任性。比方说,我现在对你说我想吃酥饼,你就什么也不顾地跑去买,气喘吁吁地跑回来递给我说,“喏,绿子,着就是酥饼”,可我却说,“我又懒得吃这玩意儿了”,说着“砰”地一声从窗口扔出。
我希望对方这样说:“明白了,绿子,怪我不好,我本该估计到你又不想吃酥饼才是,我简直像驴粪蛋儿一样愚蠢透顶、麻木不仁,为了表示歉意,让我再给你买带点别的什么呢?巧克力饼?还是奶酪饼?”
虽然人人都在振臂高呼女性独立,男女平等,可在爱情中,更多的女性似乎更愿意将自己弱化为一个玩物。
当街为你系鞋带的就是好男友,一勺一勺为你吃饭的就是好男友,为你洗脚抱你出行的就是好男友,不许你出门工作的就是好男友。于是,女生变得拧不开瓶盖了,不会系鞋带了,出门随时要迷路了,吃饭需要别人喂食了。
女性享受着类似重病患者VIP看护的无微不至的照顾,男性享受着从照顾女性基本起居中带来的低级成就感。
所谓的女性价值,从独立人格逐渐弱化为生活不能自理的废人,所谓男性价值,从创造社会价值逐渐弱化为病床看护。
所以,这真的是健康的恋爱观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85349/a7b2afc257845230.jpg)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男强女弱的家庭关系是最为稳定和谐的,男性常常希望有来自另一半的仰视和崇拜,但健康的恋爱观,难道不是男女双方都逐渐变得更为强大吗?女性不必弱化自身价值,而渴望来自另一半仰视的男性,则应更加努力挖掘自己价值,创造真正让对方仰视的有用价值。
有人批判高学历女性,“读书那么多,难怪嫁不出去”、“相亲遇到女博士?还是算了吧“,更有人将女性按照学历,类比形象于武侠小说中的人物角色,“大专生是赵敏,本科生是黄蓉,硕士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灭绝师太,博士后更可怕,是东方不败”。
所以,请问,说话人心里青面獠牙张牙舞爪吞人不吐骨的可怕女博士,你真的见过吗?
仔细看看你就会发现,认为女生学历太高嫁不出的人,自身往往受教育程度不高。要知道,能拿下博士学位,不仅需要过人的天资与机遇,还需要勤奋和坚持。
视女性学历太高为缺点的人,既不懂女性,也不尊重女性。因为,用“嫁不嫁得出去”来评价女性,本身就是在物化女性。而在婚姻面前,男女双方都具有独立人格,女性并不处于被动的位置,更不必任由他人挑选。
那些不敢选择女博士的人,其实是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作祟。
因为女博士通常相应的会有更高的收入,更高的社会地位以及更好的发展前景,这些被男尊女卑思想固话的人,会担心自己在家庭关系中,无法占据主导地位,无法从另一半的身上找到征服和成就感,更是担心两人婚姻的不稳定性,说到底,就是担心自己配不上对方。
而相对的,学历更高、眼界更广的男性,在其他条件对等的女专科生和女博士生之间,毋庸置疑会选择有共同语言的后者。
认为别人太强是错,说到底不过是因为自己战斗力太渣。
所以,与其批判女博士,倒不如多花精力提升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