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冬泩凡尔赛宫

又谈读书

2023-07-06  本文已影响0人  飞雨FM

今天文友斋很热闹,因为一篇关于《活着》的读后感。本来这几天我是忙得有点脱气,所以前两天的口水文都被我看做是隐私而私密了。可我还是没忍住也叨叨了两句。

写文的实际情况,我在简书的第一篇更文就开宗明义:写心。可最不可直视的就是人心。我曾跟小妃说过,如果有那么一台摄像机,可以把我心中所想所思都拍下来,并转成可直视的画面,那我自己是绝对不会看的。无他,唯不忍目睹罢了。

所以,有时我挺庆幸我不具备三体人那种可直视人思维的能力。不然,我估计最后的归属只能是三院了。

最近简书就书评来说,我所知道的就有两篇备受争议的。其实一开始我觉得挺正常,而且人与人的思维的碰撞,往往能制造出不一样的火花。比如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不就是各种“子”的思潮在各种辩论中越辩越明吗?

我前面说了我写文的初心,讲到这里就得说说我读书的目的了。我很懒,绝对不为做学问而读书。更不为了学某种技巧而读书。

所以我看到读一本书还去琢磨作者的写作手法及各种技巧的,我表示膜拜,有很多时候读到这类文章,我都在心里默默念叨:大牛,请收下我的膝盖。

我从小就爱翻书,估计是因为以前除了阿公做给我的玩具,我没有其他玩具。所以,只能翻书。我字都没认识几个的时候就读家里四叔的书,如《封神演义》、《岳飞传》……还是偷偷看的。

所以我从小就羡慕那些可以飞天遁地的神仙,比如雷震子的翅膀,我就特别希望我有一对那样的翅膀。当然猥琐的土行孙的地遁术也是我心心念念的法术。总在想,如果我有这些法术,哼,公仔叨想揍我就难了。

而且作者是谁我真的一点都不关注。《岳飞传》最后我恨得想钻进书里把岳飞给提溜出来。可我至今依然觉得不可思议的是牛皋笑死自己后,把大魔头金兀术给气死了。真是书都不敢这样写,嗷不,我正在看书。

所以每一本书都曾陪伴我度过独一无二的日子。我不能说自己是书虫,但我是真的爱翻书。翻书的目的,我现在很清楚,因为那是我在读自己。每一本我能读到的书都是一面镜子,我从每一本书中读自己,有时有些文章就赤裸裸地把我自己如实如是地展露给我自己看。

所以,有时读到最后,我会依依不舍,希望不要读完。因为我在读一本新书时,我会提心吊胆,不知道又看到一个怎样的自己。所以,我很少写书评,甚至读后感我都有点怕写的。无他,害怕遇见那个陌生的自己,哪怕我知道那是我的组成部分,可人类对未知的恐惧,妥妥地在我读书这件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我也不爱读他人写的书评,因为有那个时间去看另一个人在书中看到的他自己,还不如把原著读一遍。说不准我也能有个机会如六祖般顿悟。

当然,我说的可能是读后感,而书评应该忠诚于作者,细细揣摩作者的意图。但一本书作者只有一个,可读者以为的作者那就多了。正所谓台上一个哈姆雷特,台下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样的,写书评的人都无法代表作者。

可书评就是不同的人在一部作品中照见的自己,至于是否能引起其他读者的共鸣,那真的不重要。因为这个已经成文的书评,也是一个作品,它是独立的镜子。其他读者从这个镜子中看到哪一面,真的与作者的写作初衷没有多大的关联。

写文是写自己,读书依然是读自己。你只能看到你心中真实存在的样子。以书为镜,可“思无邪”。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