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九讲》:八旗子弟到底是虎狼之师还是蝼蚁之辈?其实在入关之初
现在宫廷大剧火热,尤其是清宫大戏一出接一出,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不过,在这些杜撰的故事背后,还是有些许历史的痕迹值得我们去探寻。因此,一些故事人物的真实原型人们一一挖掘了出来,不停地进行探讨。
但其中有一个疑问,我始终没搞明白:为什么皇帝会受制于各妃子的娘家,不能过分的冷落她们也不能过分的宠爱她们?这些处在深宫里的女子,难道不是凭借自身的美貌与智慧获得皇帝的恩宠,而是凭借着娘家的势力来对皇帝实行情感勒索吗?每每思及此,不禁可怜起那个冷血歹毒的皇帝。到底是什么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一国之君,不能尽享情爱之欢,处处受制于人?
当我看了《清史九讲》之后,才幡然醒悟其中奥妙。原来表面上强大的清室王朝,不过是一个实力并不强大的民族,它能入主中原,也并不是因为它的兵力有多强盛,而是天时地利造就了它的成功。它的这种成功既然早就有着它的先天不足,那么再后来的统治中,它显得力不从心也就很好理解了。
这本《清史九讲》是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在京都大学的演讲稿,一共九讲,分为清史通论和清朝衰亡论两部分。通史部分是从清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一直到末代宣统皇帝溥仪对内治理、对外交往与贸易的阐述,并从思想文化方面作了仔细的讲解(包括外国文化的传入,经学、史学、文学及艺术方面的发展)。
第二部分从兵力、财力和思想变迁中分析清朝从兴盛到衰败的历程,或者说是趋势。关于财力与革命思想的变迁,我们从近代历史上多多少少都会知道一些,但兵力一直让人觉得非常吊诡,清朝先祖能以蛮夷之力取代明朝,何以却在清末外敌入侵或内乱时,总是弃城而逃?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败并不可耻,为什么清朝的官兵都一致的不战而逃?到底是清朝的血气本如此,还是后来朝政腐败所致?我想,在这本书里,你一定可以找到答案。
一、明朝是亡于内乱,而非败于金人
清朝满族先祖本是女真人,一直为祸北方,民风强悍,虽然一直觊觎中命,却从未得逞,可见真正实力还是有待商榷。
然而到了高皇帝努尔哈赤时,他意指中原,在建都大肆合并女真各部,取得不小的成绩。但在与摇摇欲坠的明朝将士对抗的时候,并未占到多少便宜,最后郁郁寡欢,抑郁而终。
努尔哈赤病逝后,皇太极上位,实行招安。虽然明朝有些见风使舵的明白人,但硬骨头也不少。洪承畴就是一个死都不肯降的将士,但他有个好色的毛病。最后皇太极把他最宠爱的妃子送了洪承畴一夜,才达成招安的协议。虽然清室王朝处心积虑,但仍有许多死士在明朝灭亡后,还能打败清军。但山河日下,国已破家已亡,胜战已没有多大意义。
二、用汉人打汉人的策略收复明朝国土
明朝灭亡后,清室收服各地残部,动用的军队也并非满族人,而是以汉制汉,康熙用原先招安的汉人去对付汉人。其实残部只是强驽之末,胜利已没有太大意义,只是不甘心被蛮夷统治,作垂死挣扎罢了。如果是满人来袭,还可杀个痛快,以解心中愤懑,而来攻打自己的竟是昔日同僚,不禁悲从心来。不过都是失了母亲的孩子,有人选择接受现实,有人选择负隅顽抗,其实两种选择都同样无奈。
所以,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但清朝的胜利,绝不是因为满人的强悍,而是天时地利使然,清朝捡了个大便宜。
如果不信,看一下吴三桂就见分晓。吴三桂本明朝山海关一守将,因痛失陈圆圆,对明朝王室痛恨之极,与清室达成协议,共取北京。结果二者里应外合,大获成功,吴三桂报了私仇泄了私愤,清室也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吴三桂私仇了了,虽被清室优待,封为云南藩王,但屈服于蛮夷治下,终是意难平。于是于三十年后起兵叛变,此时,吴三桂已是七旬老人,但仍能动摇清室根本。只是吴三桂年事已高,行事也变得过于谨小慎微,最后错失良机,让清室以举国兵力险胜。
三、满八旗是用钱砸出来的
到乾隆皇帝时,国库充裕,人民安居乐业,据史书上记载,也打了些胜仗。但这些胜仗往往名不符实,有夸大其辞之嫌。乾隆帝好大喜功,急欲在任上做出些功绩,以显示自己的无量功德。
于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无上功德和满人的实力超群,乾隆刻意培养满人军队,在关键时候打一场风风光光的大胜战。福康安、海兰察就是这个时侯赫赫有名的两位战将。不过,这一切都是用钱砸出来的。
清朝初年,将士的封赏十分有限。战死沙场,也只能有一个孩子享受特殊待遇入国子监读书。洪承畴经略五省,为清军问鼎中原立下汗马功劳,只不过被授予微不足道的三等轻车都尉,而福康安却因立有战功而越过公侯伯爵男,直接被封为郡王。
乾隆帝封赏优厚,但这种立功的机会,绝不会轻易给汉人,都是满人占先。所以就催化出了像福康安、海兰察这样战功赫的满人将士。
这些满人将士,在不痛不痒的战事下,大张旗鼓的开拔前线,但一旦真正的考验来到,满人军队却不堪重用。
四、有战乱,靠乡勇
白莲教起义,一时间波及湖南、湖北、四川、陕西等地,当满州八旗去平叛时,却不堪一击,屡战屡败。这场天下大乱,维持七年之久,搅得天下民不聊生,清室却无能为力。
于是,当地民众只能自发团结起来抵抗教匪蹂躏,自己守城,这就是所谓的“乡勇”。真是弱父弱母的孩子只有自己当家,闯出条活路。直到嘉庆帝上位,整肃朝纲,重用乡勇,才最终平定了这场教乱。
乡勇的出现,给了清政府启发:有战事,就用乡勇当死士打头阵,后面跟着由汉人组成的绿营军,最后面则是满人八旗。如此布阵,真是史上闻所未闻,一个国家的正规军要躲在一群散兵游将的屁股后面才敢出动,可见他们还不如平常人,都只是些贪图富贵胆小如鼠的无能之辈。一个国家依靠这样的军队,岂能长久?
清朝建国之初,依靠汉人夺取了天下。可清室坐稳江山后,一再削弱汉人在军中势力,早已凉了汉人的心。在此时,汉人已不堪用,就又打起了民众的主意。但民众毕竟不是军人,他们不听从军令,只顾恩义。乡勇可以为自己的将士拼尽最后一滴血,却不为朝廷的生死令牌动容。
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这些权倾朝野的人物,便是从乡勇中夺冠而出的佼佼者。但一方枭雄,岂可在中原一呼百应,为国定局。众多的派系,各有各的打算、各有各的考量、各有各的恩义。一朝得志,只能孤掌难鸣,而其它的人便揭竿而起,侍机而动。这就又间接地导致了中华上百年的外族不停入侵,内乱不停发生。真是百足之虫,僵而不死,这个时候的中国,往往不是这里发生战乱,就是那里进行合围,好不热闹。
这样看来,说中华民族是一盘散沙并不对。确切地说来,中华民族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中华民族把一盘散沙最终捏在了一起。只不过,重新捏在一起需要一个过程。
清朝自入关到灭亡(1636年—1912年),一共经历了276年。它用近三百年的时间使汉人分崩离析,但我们仅用27年(1912年――1949年),便重铸了一个中华民族。如果说中华是一个一盘散沙的民族,有谁能把它揉在一起?
这一路的拼博,有外人的离间与迫害,或许发生过很多错误的事错误的人,也或许这种离间与迫害还在某些角落默默发生,但中华毕竟是一个不朽的民族,它永远有勇气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骨气,永远有带领人类走向一个更辉煌未来的豪气。
自明朝灭亡,明朝将士的誓死不屈,到几百年后的越战越勇,便是中华民族的魂,至死不灭。这个复杂的世界,一直在等我们,等待我们向死而生,来创造另一个奇迹。
最后,我谨以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中的两句话来结尾: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