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
有学生戏言,在语文学习方面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可见很多学生对文言文的畏惧。曾经有个高中生向我抱怨:“现在生活中基本用不到文言文,为什么还要学习文言文?学了又有什么用?”
我这样回答她:“如果从现在开始,国家规定中小学生、大学生都不学习文言文,过了一百年后,在某个地方出土了一批比如竹简之类的文物,上面都的内容都是文言文,在我们国家找不到一个人可以理解竹简上面的内容,我们还要请美国、日本等外国的学者帮我们翻译竹简上的内容,那是谁的耻辱?”
听我这么一说,这个高中学生似乎明白了,表示要努力学好文言文。
中国有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正是因为有文言文才把浩如烟海的文学、历史、科技等典籍记录下来,流传至今。楚辞汉赋的世界、老庄孟子的思想、李白杜甫的词章、直到今天依然熠熠发光,如果没有文言文的记载,我们去哪里感受它们的光芒?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做人准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好品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温良恭俭让, 仁义礼智信”的处世原则,如果没有文言文的记载,我们去哪里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正如严凌君老师在《古典的中国》序言里写的那样:“中国何以成为中国?有没有一种专属于中国人的心灵、情感、思维和生活方式?文言与白话,五千年对一百年-----有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的东西不可遗忘,即便是丝光片羽,也要牢牢记住它,先人的辉煌,是我们不可浪掷的精神资源。”
文言文的价值不必赘言,可在这个浮躁又功利的世界里,很多人根本沉不下来学习文言文,丢了祖宗留下的东西,会受到惩罚的。
据媒体报道,2005年7月,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在中国人民大学发表演讲,人大校长在致欢迎辞时说: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今天我们中国人民大学的师生以火一般的热情在这里欢迎郁慕明先生一行……
盛夏七月里说“七月流火”,而且是用《诗经》典故,却又偏偏用错了,表达的意思正相反。因为,该诗的“七月”不是阳历七月而是农历,“流火”是“火”这个星宿开始向西而下,意思是天气转凉而非炎热。作为中国名校的掌门人,犯这样的错误,被人笑话,实在有点不应该。
作为一个大学校长尚且如此,真是为我们文言文的学习敲响了警钟。
学习文言文,我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学好文言文,我们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