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

寻访红色记忆,缅怀革命先辈,大埔桃源镇筹建古大存等红色革命纪念馆

2018-09-29  本文已影响21人  全媒头条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老区革命史优良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代代传下去”的指示,为了探索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老区精神。日前,在广东省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原副局长邓其然先生的陪同下,我们驱车走进了红色的大埔,红色的桃源镇。

金秋9月,烈日当空,晴空万里。我们在大埔县党史办副主任甘海洋和县府的新闻秘书刘招迎的陪同下奔赴大埔桃源镇。

大埔桃源镇位于粤东北地区大埔县境内最南端。距离大埔县城49公里,面积77平方公里。现居住有2万余人。旅居海外侨胞及港澳台胞达5000多人。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陶瓷之乡”。

大埔桃源镇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6年开始就有共产党人在这一带活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李井泉、古大存、范希贤、方方、刘永生等革命前辈曾在这里组织革命活动。1994年经广东省民政厅确认为革命老区。

竹头围客家围龙屋谷诒堂革命旧址

粤东北地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朱德、刘伯承、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这里还孕育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开国元勋叶剑英,以及古大存、罗明、李坚真等大批革命前辈和肖向荣、曾国华、邓逸凡等29位共和国将军。

粤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英勇奋战,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又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大埔红色交通线完成了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机关迁入瑞金的护送任务。曾经护送了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刘伯承等领导干部200多人经大埔进入中央苏区。

桃星村虎坑自然村缵禹革命旧址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农民运动领袖澎湃的领导下,广东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声势浩大、如火如荼,成为全国农村革命的中心,澎湃被捕牺牲后,古大存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带领劳苦大众不屈不挠、奋勇抗战,建立革命根据地,成为广东革命斗争的一面旗帜。

1936年,古大存带领部队把在平原 北坑的基点转移到桃源冬瓜坪,在那里他帮助山区办起了一间“德民小学”,培育革命后代,提高山区人民的文化水平。先后在当地发展了18名战士。1937年国民党保安队几百人“进剿”桃源,张阿条、张发田、郭联慰、周显耀、廖西聪不幸被铺,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仍然坚守党的秘密,最后张阿条、周显耀牺牲在潮安狱中。张发田、郭联慰由古大存通过统战关系才释放出来。古大存在发展瓷业工会和贫民团的基础上发展了6个支部,为游击队的武装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桃源镇党委书记吴文新和副书记何源选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原副局长邓其然、大埔县党史办副主任甘海洋交谈

桃源镇虎坑自然村是大埔最早成立的苏维埃政府之一。1936年至抗日战争期间,我党派古大存等同志到虎坑组织领导抗日救亡斗争运动,虎坑人民纷纷响应,积极筹粮筹款支援前方,并冒着生命危险古大存、范希贤等同志接头和传递情报。郭内娘等一批有识之士积极投身革命,参加古大存领导的革命武装组织转战于桃源尖山、丰顺八乡以及韩江两岸。解放战争时期,虎坑人民在方波、廖力生、刘永生等同志的领导下积极参军参战,组织农会民兵做好支前工作,一大批有志青年脱产参加革命武装队伍。先后转战在韩江两岸及潮汕地区。

三河坝战役时,桃源乡农会组织上百人筹粮筹款并送往朱德、陈毅领导的部队,解决军需问题。有十二人在送军粮途中被国民党杀害。解放后被政府誉为烈士称号。

竹头围客家围龙屋谷诒堂是抗日战争期间李井泉、古大存、范希贤和解放战争时期方方、刘永生等领导粤东地区和福建南部农民运动的革命旧址。

桃源镇党委书记吴文新以及革命老一辈的后代邓华南、邓自强、邓诗航讲述当年革命历史

古大存在桃源活动长达六年之久,白天在冬瓜坪瓷厂做工,晚上入桃源竹头围邓加时家开展革命活动。在竹头围词堂曾召开三次大会,即三打动员会。一打谭江渔埧,将钱粮救济当地和运回桃源乡穷苦群众。二打桃花口轮机船日本鬼子小分队,阻击鬼上北上侵犯梅州,三打桃源乡公所,收激武器装备农卫军。

解放战争时期,桃源人拥跃参军参战,边纵司令员刘永生,政委方方领导部队,有五分之一的有生力量是桃源人,其中有一对是刘永生司令员的警卫员邓云英、妻子林佩珍部队卫生员夫妇,他们为解放潮汕和福建南部与战友们一道做出贡献。

1939年古大存同志按中共中央指示,带领南方代表团赴延安参加党的“七大”会议,离开了广东。新中国成立后,古大存同志又重返广东,并协助叶剑英主持广东省政府工作。

我们在桃源镇党委书记吴文新以及革命老一辈的后代邓华南、邓自强、邓诗航的陪同下参观了桃星村虎坑自然村缵禹革命旧址和竹头围客家围龙屋谷诒堂革命旧址。

在竹头围客家围龙屋谷诒堂革命旧址前留影

桃源镇党委书记吴文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按照县委、县政府“人文兴县”的发展思路,做好“绿色、古色、红色”三篇文章,把保护革命旧址列入中心工作,坚持保护和开发相结合。培养绿色产业,不断提高革命老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筹建古大存等红色革命纪念馆,纪念馆馆址设在革命旧址竹头围客家围龙屋谷诒堂,筹资300多万。在谷诒堂内部以红色为基调建设展览馆,主要介绍古大存、李井泉、方方、刘永生等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和范希贤革命前辈的光荣事迹以及他们在大铺、桃源的革命活动情况,镇党委、政府已下文成立了桃源镇红色革命纪念馆筹建委员会。红色革命纪念馆建成后将成为桃源镇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主题党日”等红色活动基地。此外还要完善保护好桃星村虎坑自然村缵禹革命旧址。”

在桃星村虎坑自然村缵禹革命旧址前留影

在谈到桃源镇的未来发展时吴文新书记表示:“针对桃源镇目前现有的条件,我们将完善好尖山自然村基础建设,筹资200多万,推进桃锋村至尖山6公里道路硬底建设。完善通电通信设施。重点推进尖山广东飞马峰农业休闲观光红色旅游项目,不断扩大有机茶叶种植面积。打造特色精品村打造独特魅力的美丽乡村精品亮点。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农业休闲旅游,推进桃花谷农业旅游休闲养生项目建设。”

当我们的目光和心灵触碰大埔桃源镇红色历史,我们才能感知这块热土上汩汩流淌的红色血脉,无数革命先辈为了国家民族的命运,不惧牺牲流血,前赴后继,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播下的红色基因,是我们滋润生命的丰富营养和奋勇前行的磅礴动力。

岁月似箭,距离当年红色革命历史已经92年了。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为革命成功抛头颅、洒热血的前辈们,不能忘记为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为建立新中国、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贡献的先驱们。弘扬革命老区精神,传承红色文化,让红区革命精神在新时代、新时期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让红区革命精神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建和谐社会,共同筑造中国梦。(郭津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