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垠:学术腐败是历史的必然
今天想分析一下世界范围内的学术腐败。
我曾经和所有对学术界抱有幻想的人一样,希望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华,过上有智慧的生活。直到最后一个希望破灭之后,我开始分析其中的原因。其结果是非常有趣的,因为我得出的结论是:学术腐败是历史的必然,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和技术进步的结果。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想想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靠什么过活?钱
一般人怎么得到钱?工作
谁是人最大的工作竞争对手?机器,电脑,互联网,机器人……
自己的工作被机器取代了怎么办?寻找机器干不了的工作!
什么是机器仍然干不了,而且不久的将来也干不了的工作?搞研究!
搞研究是为了什么?制造更高效更智能的机器!
然后你就明白了,这是一个让人类越来越痛苦的怪圈。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大学,涌向研究生院,涌向教职岗位,也就是这个原因。他们试图依靠更高的文凭来提高自己在工作上的竞争力,让自己摆脱由于技术进步带来的失业和无家可归的命运。本来貌似情有可原,然而久而久之,之前的这些“可怜人”爬上高位,致使更多的人卷入其中,就导致了世界性的学术腐败现象。记得吸血鬼的故事吗?每一个吸血鬼最开头都是受害者。我们同情那个受害者,然而他一旦变成了吸血鬼之后,就不再值得同情,因为他原来的灵魂已经不在了。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好奇心,良好的态度和卓越的聪明才智来完成高精尖的研究的。有些人本来就只适合(或者只愿意)做一些简单劳动的,这些人本来应该受到尊重,他们应该过上安稳的生活。而我们的社会用机器代替了他们的工作岗位,却又不给他们耐以生存的资源,所以他们迫于生活压力,只好硬着头皮去“充电”。他们进了大学,甚至进了研究生院攻读 PhD。他们其实对研究根本不感兴趣,他们在那里完全是为了混口饭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硬碰硬的智力较量他们是敌不过真正爱好研究的人的,所以他们就开始耍一些把戏。
有“志”者事竟成。制度有漏洞,人性有弱点。那么多的人需要高学位,这道防线岂有不破之理?所以呢,你就看到各种勾兑论文,新瓶装老酒,反正以把你搞糊涂混毕业为目标。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研究课题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有些人却花了几十年来写各种论文。你要说他们抄袭那又不是抄袭,又没有违法,貌似一切都正大光明,可就是一点用都没有。
最开头教职岗位还比较好找,所以这批人就跟真正优秀的研究者一起,升到了终身教授的职位。可是他们的本性是不会改的,他们对研究不感兴趣,只是想混口饭吃,所以他们就给同类的,以混饭吃为目的的人大开绿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术地位,尽管知道是扯淡还是让很多人写点论文混毕业。而这些人也极力的吹捧他们,本来没啥意义的研究课题也要说成是有重大意义的。因为真正优秀的研究者的良心,学术界就展开了许多的政治斗争。然而真正的学者搞政治怎么可能是混混的对手,所以不是败下阵来就是看到别人败得很惨就明哲保身了。
早期的时候这一招是比较有效的,很多人找到了教职岗位。可是终身教授的铁饭碗岂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它们的数目显然是有限的,而“终身教授”意味着这些人直到寿终正寝都不可能被 fire 掉。通过简单的“非抢占线程调度算法”,你会发现这种职位很快就会饱和,产生瓶颈。如果教授职位饱和了,而你博士毕业要找工作怎么办?等吧,等到有人死了你就有机会了。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拼了六七年的 PhD 之后还要去做 postdoc。有些人在好几个学校做好几年 postdoc 才有机会成为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
不要高兴得太早。助理教授又是一遭漫长的旅途,一般为期七年左右。这个过程不但是用来考验你是否能胜任终身教授职位的“炼钢炉”,而且是学术界这台机器的上的一个“等待队列”。两三年的 postdoc,加上七年的助理教授,总该有终身教授归西,腾出位置来了吧?可惜的是由于一些肤浅的评价标准,而且里面的渣滓大大的多于优秀的钢材,这个炼钢炉淘掉的经常不是渣滓,而是优秀的钢材。上面讲到的那些混饭吃的人当然是继续耍各种把戏,钻制度的空子,拍正教授的马屁,压榨研究生,甚至压榨跟自己做毕业设计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其唯一的目的是攒够足够的论文,拉拢足够的地位较高者,以支持自己成为终身教授。
当然,随着终身教授职位越来越饱和,这种现象就愈演愈烈。以至于你几乎每次试图跟助理教授合作搞研究都感觉到两个字:贱!Push!有时候你想人家也没有办法啊,都是出来混的。人家可不会承认这一点。总是要举着贞节牌坊,打着一些“高尚”的目标作为幌子。只有跟他们合作的学生才知道里面的底细,但为了自己的饭碗,学生们当然不会告诉你这里面的潜规则。
助理教授以及很多正教授都爱玩一招类似计算机里的“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的研究策略,只不过他们用来执行这些搜索的不是机器,而是人。所以我们暂且把这叫做“人肉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现在有 A, B, C 三个课题,都是比较扯淡的,但即便如此其中也最多只有一个发得了论文,但我不知道是哪一个。我就找三个 PhD 来分别进行这三个课题。其中两个人是很可能失败的,但我不告诉他们。我把那三个课题都说成是非常有前途的,伟大的课题,鼓舞着学生们努力向前冲。到时候只要有一个人做出好东西,当然我的名字就在那 paper 上面,而且还是作为 PI(Principal Investigator)。另外那两个失败的家伙,就只能怪他们自己不努力,或者悟性不强喽。我尽量避免让他们互通信息或者合作,因为如果他们做同样的题目,就会失去“广度”和发 paper 的总体概率。我只关心总体的 paper 数,因为不管谁发了 paper 都算我一份,没有人会关心我手里 PhD 的毕业率。而且到时候几个人写差不多的题目,争锋斗角,更加麻烦。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助理教授对于 PhD 学生都是“求贤若渴”的样子,随时不忘为自己的“宏伟课题”打广告。遇到这种助理教授你需要特别小心,因为你很可能会被作为他的人肉搜索算法的其中一个“处理器”,最后发现自己搜索的是死路一条。
虽然如此,助理教授仍然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它往往意味着低廉的工资,昼夜的工作,没有周末可言,工作和生活不分。不但要争取研究经费,还要做研究,指导(操纵)自己的研究生,要教课,还要发论文。学生是最难控制的一种东西,当着他们的面要说空话谎话,他们质疑的时候还要努力“疏导”…… 容易吗我!还有些人结了婚,生了小孩,那就更麻烦了。学校根本不以你的教学质量作为评价标准,所以助理教授上课一般都比较水,管你学得怎么样呢,反正我完成了任务。可是助理教授在七年之后能够拿到正教授的机会有多少呢?呵呵。恐怕比七年之痒之后没有离婚的机会还少吧。
需要指出的是,学术腐败在计算机科学等专业貌似更加厉害一些。一方面是由于计算机比较热门,机会相对较多,还有工业界作为退路。另一方面是因为物理等“硬科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可以造成对地球人有意义的理论突破的机会已经很少了。科学都需要经过实验检验,而且论文把关比较严,所以物理等专业的 PhD 非常不容易混毕业,毕业了也不容易找到工作。计算机科学虽然名字里面有“科学”二字,其实根本不是科学,倒有点像艺术或者数学。不是科学没关系,艺术和数学还是很重要的,但它们的从业者比较容易扯淡也没人看得出来,只要随便给自己的理论起个像“后现代艺术”之类的名字就可以了。现在的计算机科学博士论文里的创新程度,基本相当于有些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只不过写的让人更头痛一些。这就是为什么大量的不合格研究者混进了计算机等专业。如果你要混饭吃,我建议你去计算机系。如果你想追求自己的兴趣,那就随你的便了。
这就是我对于整个世界学术界的发展趋势的分析了。简言之就是,技术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导致了与资本主义资源分配机制的冲突,以至于大量不适合搞学术的人由于生活没有保障,进行滥竽充数,最终导致学术腐败现象在全世界蔓延。资本主义就像是一个内存分配和处理器调度没做好的操作系统,有些进程占用太多内存和 CPU,却没能有效利用,导致其他进程“饿死”。除非社会的资源分配机制得到改善,否则学术腐败不可能好转,只会恶化。
不要以为所谓的“世界一流大学”里的情况就会好一些,因为没有人可以逃脱社会发展的规律。世界一流大学我见识得多了,本质都一样。而且由于很多人想进去,头破血流的机会还多一些。从那里面出来的人往往都有一种神经症,什么事都跟别人比想看看谁厉害,谁“优秀”,娱乐活动都不例外。以至于你怀疑他们是否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
中国人太多,而且虽然口头上说是什么“有中国特色的稀里糊涂主义”,其实实行的是比资本主义还要不合理的分配制度,社会的资源越来越集中到极少数人手里或者被浪费掉,导致极度的贫富分化。再加上自古以来的科举制度和“书中自有……”的误导,绝大多数人涌向大学,涌向研究生院。所以学术腐败虽然是世界范围的现象,但在中国就更加厉害一些。
关于这种“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冲突,我们从小上政治课就背过了,不是吗?虽然政治课本大部分是扯淡的教条,但极少数几条不是中国人又不是俄国人发明的理论还真是管用的。死记硬背的东西人是永远不会理解的,只有切合实际才会发现,某些德国大胡子说的其实是真话,是科学道理。
这些都是我们个人没有力量改变的事情。那么这篇文章有什么用呢?
首先,有些知识是有指导意义的,知道了总比不知道的好。知道了学术界的游戏规则有利于我们玩转它,利用它,却避免它的弊端。比如,我早就知道了学术界的鬼把戏,所以我根本没有为成为它的一员做很多努力。从进入 IU 以后我就不在乎自己的考试成绩和论文发表,因为我知道除了学术界,几乎没有人关心这些。我知道有些领域整个都是扯淡的,所以得个高分不但对我一点用都没有,反而浪费了我的时间。所以除了自己喜欢的课程不拿A+都没办法以外,其它的都是按照能拿到学分的最低标准进行。我利用学校的资源学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却没有为一些扯淡的论文之类花很多时间。每次做教授的 RA 都会发现是在做扯淡空洞的话题,所以我后来选择了做 TA。干这种“体力活”避免了脑力的冲突,自己才有机会去研究自己感兴趣,有价值的东西。由于我知道助理教授们的生存现状,心理以及动机,我就比不知道的人做出更好的决定。当同学们怀着崇尚的心情,跟着一些吹牛皮的助理教授做一些没有希望的研究的时候,我自己的研究早就超过了他们很多年。
另外,这篇文章对于广大学术界人士也有一定意义。承认了自己在扯淡总是比举着高尚道德的牌子更加以德服人一些。我鼓励广大正在挣扎中的 PhD 和助理教授们发扬自嘲精神,勇于承认自己的现实和弱点,承认自己其实是不得已为了混饭吃,大家都是混饭吃的。有同情心才会有动力,同学们如果知道了你是在混口饭吃,反而会更加理解你的处境,停止质疑你的做法,进而帮助你继续混下去。
最后,知道事实的人多了,世界自然而然就会改变。很多人进学术界的原因是为了混饭吃,而当社会更多的了解到学术界的这一真相之后,“名校博士”这种东西就会逐渐贬值,失去它原来的光环。人们就会以平常心来看待,最后学术界就不再能吸引那些混饭吃的人,而真正喜欢研究的人也就能自得其所。人们也可以采取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精神,避免成为学术腐败的一部分,就像你知道某个街区经常有吸血鬼出没就不要去一样。这样吸血鬼们找不到食物,邪恶的势力就会逐渐萎缩。知道事实的人们还可以互相鼓舞,发扬正气。腐败的组织慢慢的就会失去人们的支持,走向穷途末路,或者改邪归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