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去之庄周

2020-07-06  本文已影响0人  老绵羊七夕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是战国中期道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创立“庄学”,与老子并称“老庄”。

宋国蒙,一说是现代的安徽蒙城,一说是山东东明,但由于史书记载比较模糊,庄周的详细出生地至今仍无从考究。

不过有一条是肯定的,庄子是宋国的王室后代,他的先祖是宋国第十一代国君宋戴公。庄子有着与生俱来的超凡脱俗的气质,大概与他的出身有关。

庄子与以往诸子百家不同,他个性鲜明,行为洒脱,是先秦诸子中唯一不对帝王喊话而只对平常人说话的人。先秦诸子也曾写过无数文章,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目的,只为让帝王看到。所以,这类百家子弟全都是站在帝王的角度,阐述如何治理一个国家,怎么管理诸侯。

但庄子不吃这一套,他主张无为,看淡一切,他写文赋词,富有幽默讽刺意味,又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他是一个追求自由的人,反对做官。

关于庄子做官,有这么一个典故:

有一次,楚王派使者去请庄子来朝廷共事,庄子却指着污泥里的乌龟对使者说:你觉得是乌龟死了以后,壳被剥下来在寺庙里被人供奉着好呢,还是保存着生命在污泥里自由自在摆尾更好呢?

他认为做官,是失去了人身自由,这是非常可怕的。

庄子在整个历史先河中,可算是中国所有知识分子的安慰。据说古代学子进京考试时,都要配备两套书本,一套是《四书五经》,另外一套是《庄子》,如果考中了,继续研读《四书五经》,未中,研读《庄子》。因为《庄子》能让学者心灵产生巨大安慰,他那种略带消极的、逃避现实的、追求心灵自由的思想很容易与那些因现实问题从而与世道格格不入的失利者产生共鸣,他们能在《庄子》里,找到寄托。

庄子就是这么一个人,能够让每一个人的生活变得轻松。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感觉压力比较大,不妨也读读《庄子》。

除了带给我们安慰,让人心灵获取自由,他还教会我们如何轻松看待死亡。

又有这么一个典故,非常生动地诠释了在就“死亡”问题上,孔子与庄子所表现出来的截然不同的观点。

孔子从来不提及“死”的问题。

孔子有个弟子子贡,是个非常好学的人,他缠着要向孔子请教:到底人死后会怎么样?

孔子认为,如果说人死后一切都在,那么,平民百姓就会搞奢糜、浪费,在死前会将身后事布置得如同在世时一样,以至于殉葬、陵墓之类的东西都会纷纷出现,恢复古制是社会的倒退,这种做法一定是错误的。但如果说人死后,什么都没有,人就不会对逝去的先人有什么敬重和追求,以至于有可能连自己的父母死后都会置之不理,甚至可能会将亲人尸身弃之于路边,这种做法是残忍的,不符合儒家的礼、义、仁。

所以孔子干脆保持沉默。

但子贡非打破砂锅问到底,向老师打包票,只要老师肯指点迷津,他保证绝不向第三者透露秘密。

孔子却很机智地幽了他一默,说道:

“你自己死了以后便知道了。”

正是因为不知道死后事,所以几千年以来,中国人都非常怕死。

庄子却别具一格,他绝不会对此避而不谈,相反,他把“死亡”看得很淡,将其引喻为“化身为蝶”。他轻描淡写这样形容自己:

有一天睡了一个午觉,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自由自在,这感觉非常惬意、舒适,可是突然之间,被一声噪音吵醒了,发现自己还是原来的庄子。所以,他琢磨着,到底是庄子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子,今天庄子南柯一梦醒来,蝴蝶向窗外飞去,明天蝴蝶黄粱一梦消散,庄子也便寻人不遇了。

所以,他得出“死亡”乃“生者寄也,死者归也”的结论,即,活着,只是躯体寄存在人的身上,死了,变身蝴蝶,正是回了老家。 如此,论理说来,死又何惧?

由此可见,庄子确实是一个非常有魅力之人。他的魅力在于他能够将激情与超脱完美结合,他的世界充满生机勃勃,富于想象。他的文章汪洋恣肆,语言奇瑰富丽,他写文章也仅仅只为打发天才。才情太多想象太满,随意书写玩玩,根本不拿学问讨饭吃,也不拿它追求功名利禄。

所以当初,楚王请他当官时,他一口拒绝,这足见他的“酷”。

对待战争,他不会像墨子一样为此急得团团转,也不会跟孟子一样为打仗一头怒火,他采取的是轻视不屑的态度。他认为打仗之人都是以战争来挑起蝇头小利,这实在十分自私与可笑,他用一个小故事来讽刺战争的可悲:

一只蜗牛左触角上有个国家叫触氏,右触角上有个国家叫蛮氏。这两个国家有一天发生战争,伏尸百万,血流成河,战胜的一方追逐战败的一方竟然追了十五天才回来。

一场战争,打个你死我活,牺牲那么多无辜生命,即使取得了胜利,又有何意义?看开点,少打仗,也就行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