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道德经》之05-1:天地不仁
研读《道德经》领悟老子思想,探求核心算法,梳理天下大事,这里是《学道悟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出自《道德经》第五章,意思是说:天地运行,都是自然现象,而不是出于仁慈。圣人治国,都应公平正义,而不是讲究人情。
天理自然,我行我素,不论风和日丽,还是疾风骤雨,都是天道运行的自然现象,根本不是出于仁慈或者愤怒,圣贤治国,公平正义,不论奖励欣赏,还是严惩不贷,都是国家法律的正常操作,根本不是出于仁爱或凶恶。所以,天理大道的运行,不论利害,都会一视同仁,公正平等。国家政策的实施,也应该,不近人情,都要一视同仁,公正平等。赏罚不计亲疏,升降不论远近。
天道自然,公正平等,万物随之调整自己,基因相应演化物种,或者长出秋毫以抗寒,或者生出绿芽以迎春;夏天繁花似锦,冬天万物沉眠;国家治理,公正平等,民众依法规范自己,百姓相应开展活动,或者耕种纺布以糊口,或者开厂开店谋发财;宽松则市场繁荣,紧缩则业务低迷,百业经营,百姓安居。
饲养的鸡鸭,放牧牛羊,主人都会关心照顾,尽量安全卫生,确保冬暖夏凉,全部免费医疗,但是这一切仁慈和关爱的背后,却是凶残的动机和险恶的意图,就是把他们送去屠宰,端上餐桌,喂养他们的主人。所以百姓应该争取自己的自由权力,公平正义,而不是乞求官府的关心爱护,丰衣足食。
天地应该自然,君王应该公正,百姓可以享受风和日丽,也必须承受严寒酷暑,民众应该拥有自由,也必须遵守法律,如此才能优胜劣汰,优化基因,繁殖延续。死而不亡,长寿不殆。这就是人道。
尊天理,守道行,尽人事,由天意,顺利不骄傲,曲折不埋怨,成功不激动,失败不丧气,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干好所有需要的工作,平静安宁,清明稳重,顺应时势,等待运气。改变能够改变的,忍受无法改变的,用智慧做出判断。
政府拿国民当亲人只是竞选手段,不可用做执政理念,国家公平公正地管理,百姓独立自然地生活,彼此是服务性的契约关系,而不是亲人家属的感情关系。政府过度仁慈,势必加重负担,继而增加权威,造成滋生腐败;而百姓过度依赖,势必平庸懒惰,减少努力,滋生愚昧。
天理大道作用万物万事,遍及每个角落,在公司里,老板不可以滥使仁慈宠爱,应该秉承公平正义,一视同仁;职员不可以卑躬屈膝,应该做到恪尽职守,按部就班;老板不徇私情,不分亲疏;员工不求宠幸,不怕辛苦;遇到好事,尽情享受,碰上坏事,无怨无悔,相信事在人为,深知成事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