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那些事
在简书写东西的,大都热爱文字,每天看文发文,就和每天吃饭一样简单自然。日久天长,生活中总会有很多和文字有关的趣事。
01
大学时,班上一位特别古板的男生,宣布要开始学习文学,为以后当作家做准备。他买了一本特别精美的本子,开始摘抄他认为“惊世骇俗”的名言警句,传世佳作。
第一页,抄的鲁迅的:“我家门前有两棵枣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我看后不禁笑出声来,说,你这一抄,把鲁迅先生抄成了白痴。别人写的是,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你一粗心,抄成了,我家门前两棵枣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不用说,当然也是枣树了!
有什么区别吗?那个男同学问我。
区别?我说不上来,但是,我能感受到鲁迅先生这样写的孤寂感。院子外边除了枣树还是枣树,别的什么也没有。读者原希望院子外面还有别的东西,但是很遗憾,剩下的另一棵还是枣树,这种冲击感引发深思。
文字这东西,有的时候,每个字都认识,但就是读不懂。大概也要看缘分和悟性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9155322/05c74ee83838e520.jpg)
02
工作时,有一位副处长,读书少,文凭低,但脑子活络,左右逢源,专门管理后勤保障。有一次,我给他写主题教育讲话稿,里边用了“惊天地,泣鬼神”这句,他发言时,突然忘记“泣”字怎么读,停顿了一会。彼时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还好,机灵如他,说“惊天地,哭鬼神”。虽然发音不对,但是意思正确,说明他还是理解这句话的。“泣”即为“哭”嘛!会后,那些马屁精还盛赞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诠释了这句拗口的话,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想起以前听的一件事,说一位厂长,为人粗旷潦草,一次全场三千多人的大会上宣读年度先进工作者。那会没有电脑,名单是由厂办秘书手写的。大概秘书字迹比较狂放,有一位获奖人名叫“王乃其”,这厂长不知为何,愣是给念成了“王B其”,场下一片哄堂大笑。但之后,大家都把“王乃其”叫成了“王B其”,关键是这位其同志见到厂长还激动万分地感谢厂长,让他有了一个中西结合的名字!
文字这东西,认不认识,读不读懂,有时候真没那么重要,关键是什么人读,哪个人听。
![](https://img.haomeiwen.com/i9155322/c3fcf31ea8b37f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