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
2024-08-20 本文已影响0人
弘玥
贫血是指外周血单位容积内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计数以及血细胞比容低于人群正常值的下限,导致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而产生的综合征。
贫血并非独立的疾病,而是继发于多种疾病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一、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DA)是指体内可用来合成血红蛋白的铁储备被耗竭,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的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1、摄入不足和需求增加
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2、吸收障碍
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
铁吸收主要部位为十二指肠和空肠上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使铁的吸收减少。
3、慢性失血
常见于慢性胃肠道出血、月经过多、咯血和肺泡出血、血红蛋白尿、钩虫病,胃肠道恶性肿瘤等。
(二)发病机制
1、组织缺氧
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氧并运送到全身组织,严重缺铁时血红蛋白的合成减少,血液的携氧能力降低,引起全身组织器官的缺氧性损害。
2、代谢障碍
3、红细胞异常
红细胞内的含铁酶活性降低,影响脂质、蛋白质及糖代谢而引起红细胞异常,易于在脾内被破坏,红细胞的寿命缩短。
4、血红素合成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