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读书 | 叛逆是青春期最大的特点
康老师读书 | 叛逆是青春期最大的特点
——《为何家会伤人》阅读笔记 十
《为何家会伤人》
很多家长在孩子进入青春期时,总是觉得像遇上洪水猛兽一般,不知所措。
交流后,家长们总会抱怨:孩子老是不听话,让干啥不干啥!怎么就是没有小时候懂事呢?
孩子进入青春期一般就会像家长说的那样逆反吗?
在家长抱怨孩子的同时,我们家长反思过自己吗?
我们只盯着孩子的问题,我们寻找并理解孩子问题背后的原因吗?
身体不舒服,我们会追问原因:为什么我们肩膀老是疼?是不是昨天晚上受凉了?
孩子不“顺从”,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追问一下原因?为什么孩子老吵着不上学呢?是不是他在学校遇到了什么困难?
i少年
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叛逆是青春期最大的特点。
进入青春期的少年之所以叛逆,并非一定要和父母对着干,而为了尝试自己的力量,试着为自己的事情做主,他们不愿意继续做听话的“乖孩子”,他们只要做回自己。
家长一味地要求孩子听自己的话,听从自己的安排,把孩子当作自己的财物或者“宠物”一般看待,唯独没有把孩子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
孩子进入青春期,做了少年后,仿佛故意和父母过不去,主要就是为了给自己争取独立的空间。
他们会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安静地发呆;
他们会把心事写到日记里,并加上密码锁;
他们会与自己的伙伴分享心里的秘密,而对父母却只字不提;
他们会因为老师的一句批评就不去学校,对外的原因仅仅是“不想去”!……
如果我们只把目光盯在孩子的问题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叛逆的孩子。
如果我们还能透过问题, 寻找问题背后的原因,我们看到的是将是一个内心渴望独立的少年。
《为何家会伤人》强调“言行不重要,重要的是感受”,强调做家长(包括老师)要先学会倾听,静下心来,耐心地和孩子沟通,理解他们的感受,然后再和他们一起决定怎么做。
所以,书中说:
成熟的父母先了解孩子的感受。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一个正上初二的孩子拒绝上学,家长怎么也劝不动。最后,家长百般逼问,孩子才告诉说:自己英语成绩很差,英语老师脾气火爆,经常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训斥他,让他觉得很没面子。
心理咨询师在电话中,让他先说了一遍老师是如何训斥他的,然后,告诉孩子:你英语不好,这是你的问题,但老师发脾气训你,那是他的问题。仅就发脾气这件事上,并不是你不对,而是他不对,你不必因此而自责……
说过这番话后,孩子很快就说:我知道了,我去上学。
表面上孩子不想上学,实际上,他只是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
当有人能够理解他的感受,并帮他分辨真正的是非,只要他感到自己被人理解时,自然就会放弃自己的过激行为,重归学校了。
叛逆的少年如果没有得到理解,没人在乎他的感受,他就会做一些过激的事情,以此来向大人宣告:我遇到麻烦了!
所以,在与青春期的少年相处时,最重要的原则是先理解感受,与他共情,站在他的角度,寻找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做孩子的知心人,进而成为他的引路人。
对待少年问题,要对事,也要对人。
对事之前,先对人。
美国家庭治疗大量萨提亚说:
当孩子确实有错误需要纠正时,充满慈爱的父母通常会采取很坦诚的办法,询问原因,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关爱和理解,同时,体会孩子的感受。最后,利用恰当的时机,在孩子自然地想倾听时才给他们讲道理。
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
对成人是这样,对少年更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