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每天写1000字散文

有一种宁静和惦念,在老城区的诊所里

2023-11-28  本文已影响0人  冬夏书语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咳嗽得很厉害,我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工作,来到老城区寻到一位八旬老医生看病。虽然菜市场近在咫尺,但这里没有喧嚣,虽然是个诊年,不舒服的孩子们没有哭闹。医生、护士在客家话和粤语的切换中聊着天,让我听来格外舒服。一个小时打点滴的时间,许多思绪涌上心头。

这种感觉,许多年前也曾有过。那是一个离中心区相隔两条街的本地自建楼,也是区人民医院设立的一个社康站。坐落于城市一角,环境幽静,行人也不算多,独栋四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门诊、药房、康复、针灸等急诊和养生都有。孩子坐在母亲怀里安静地接受医生的检查,与一脸焦急不安的母亲形成极大的反差;康复科飘溢着阵阵艾草味,等着针灸的病患忐忑不安地紧握拳头,随时准备迎接医生扎针的那一瞬间……一进门,这个社康站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极好的。后来与医生朋友会面后,这次留在记忆里的看病行更是雅静、温和的。

当时我应该也是咳嗽得难受,不得不与爱人一起来找医生朋友。

朋友自小家贫,他经常慨叹自己十分感谢高考,是这个公平的机制让出生寒门的他,得于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并且仕途越来越广。当时的他长得肤白清秀,有些儒雅,看得出小时候是个生性内敛、自卑的孩子,但因为与爱人是好朋友,两个在一起的时候,有说不完的话。但不管气氛如何热烈,我都觉得他身上的气质与这社康站很是相符,安静的,惬意的,明明是接地气的人间烟火,却可以闻到一种诗意的文艺气息。

看病过程很是顺利,离开时我又回头看了看那栋楼,说是医院,却毫无呛鼻的药味,没有熙熙攘攘的看病的人群,掩映古树下,里里外外的静,散发着一种悠然气息。

近日再次因咳嗽来看病,这是个学生时代非常喜欢的小区,有同班好同学住这里,有时周末会来她家顶楼烧烤,有音乐,有少女心事,从农村来的我在这个小区里开始拓展视野。同学是单亲,父亲是大公司老板,继母是从一个清洁工上位到老板娘的角色——当我知道这事的时候,两眼瞪大,当时就想着有一天要这个故事写出来,这么神奇。没想到如今提到这事居然是一笔略过,只是为了描写这个小区而轻轻提取来小忆。

时光就清浅,划过的痕迹便是经过多年后,当时再大的感触如今也能云淡风轻起来。

小区里种植有许多玉兰树,夏天时清香满溢,坐在其间的客家菜馆和糖水店享受美食,自有一番老城区的风韵。这里有许多故事,在我的记忆里永远散发着青春的味道。

再次引发记录这里的灵感,是帮我看病的彭小峰诊所(化名),老医生80岁了,我儿子还在襁褓里时就找他看病,手续繁琐、验这验那的大小医院看不好的小病小痛,我们都是在这里治愈的。如今儿子22岁了,当年就一头白发的老医生如今依然如此,但眼光更矍铄,肤色更红润了。我俩用客家话交谈,他温和而体贴,一如对待儿子小时候那样,嘘寒问暖。

等着开药、配针水、打点滴,一个上午我居然一句咳嗽都没有,太神奇了。但友人说,是因为那里的药水味治愈了,也有人说,是我的心理问题,在医生身边,有安全感。中午一打完点滴离开,接个电话,立马又开始咳了……

我挺想用长篇叙述这一上午的感觉,但匆忙的脚步、生活的快节奏,由不得我为之停留太久,我不断地被推着往前走,仅仅一个上午需要处理的事情就是6件(为了不让自己漏掉,特意写了张纸条放在办公桌上)。

虽然如此,但我依然想在仅有的时间里留下这段心情,实在太美,留在脑海里,安静的,即是美的。

突然想到,老医生很像《千里走单骑》里面的高仓健,温柔的眼神和语气是帅气的,心无旁骛、坚定地以老年人的姿态坚守医务岗位是治病是勇敢的。当我坐着打点滴时,他过来两趟问我,时间有点久,你有空是吧?手臂疼吗?打完你让你先生过来接你吧……

之前无数次经过这个小门诊时,都会想到这个温柔的、一头白发的客家老医生,但是想着不沾亲不带故,不方便进来特意打声招呼,此时被融化了。这么多病人,并且几十年了,他能记得的病人无非是他的左邻右里、老乡,而我只是他千千万万里一个不起眼的病人,而已。

起身离开时,尽管他很忙,不便被打扰,我还是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声,彭医生,我走了。

我没说再见,因为不想打了针吃了药,病还没好;但我很想说再见,聊聊他过去80年的峥嵘岁月。

这个座落于老城区的旧小区,一直就这么轻轻地安放在心里,任凭岁月如何泛黄老去,这里的故事于我是美好和惦念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