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我爱歌唱

2018-06-02  本文已影响0人  文定居

吴建豪

        曾几何时,高大上的音乐被硬生生拉下神坛。妇孺老幼,趋之若鹜,借助现代的音像设备和传媒,足足过一把明星瘾。广场大家唱,手机K歌蔚为风气,KTV也已成产业。

        不知不觉唱歌成为时尚。逢年过节,喜庆日子,比如谁家有庆生祝寿,题名金榜,乔迁新居,晋升提拔,或是家添新丁之类的喜事,都会约上亲朋好友去歌厅庆祝一番。条件好的人家,也可能置办些设备,装饰个家庭唱吧,平时邀些同好切蹉交流。诚然人生苦短,何不快乐过此生?

        生活里是不能没有歌声的。人处逆境时,也可用歌声来减压解忧。咿咿呀呀荡去胸中秽气,诸如仕途不畅,职场坎坷,薪酬未涨,职称不上,感情受挫,家里受气,或是赶不上二胎新政而心情郁闷,皆可于音乐寻得心灵慰藉。音乐是一剂良方妙药。

        我丹诏小邑,民风淳朴,文化盛昌,好唱善唱者甚众。小小县城歌厅十几,都生意火爆。歌厅是个好去处。一些爆发的新贵也喜欢去歌厅消费,觥筹交错,恣意狂欢,再花个一千八百的叫上几位陪唱小姐助兴,更显男人气度。听说小姐收入可观。男人在这方面的阔气大方彰显另一层次的阳刚,金钱是壮阳药。

        我也喜欢唱歌,但是消受不起歌厅里的花销。斗室之内,充斥着我浑浊沙哑的男声。最近,老觉得妻子耳朵有点背,咨询一下医生。医生问是不是我家近马路,长期的车辆噪音所致?我一直没把此事告诉妻子,加之对门人家有孕妇,怕影响人家分娩,我不敢唱了。下载个软件,到公园用手机K歌,能自娱又不扰民,甚好。偶尔也斗胆把歌分享到朋友圈,博些朋友点赞,满足一回虚荣心。我自知那多半是鼓励,而未必是赞美。毕竟学术有专攻,唱歌讲究气息连贯,声音均匀,吐字清晰,需多年积学。我属于歪门邪道,再怎么折腾,也难成帕瓦罗蒂。然而,朋友的真诚的鼓励和祝福倒是弥足珍贵的。近来微信群里也有好些人发歌,有人对此颇有微词。我却向来欢迎,既是业余,何必较真。有时热情和积极性还是要鼓励,再说人都有表现欲,即便借你个台子臭美臭美又何妨。那些个水平不怎么样的草根明星不也成天上窜下跳于各类节目?混口饭吃罢了。

        我还是去了几回歌厅的。好友同乐,毫无禁忌,尽管声嘶力竭,鬼哭狼嚎,倒也尽兴。就是怕碰上这样的主,表现欲超强,且自我感觉良好,一晚上占着麦,真把自己当腕,而且都是些口水歌曲,这是很扫兴的事了。唱歌什么时候拼的都不是体力,朋友聚会,开心快乐更重要,独乐乐其实不如众乐乐。

        广场业余歌者很多是中老年人,更有不少爷爷奶奶们。他们是大众文化的中坚力量,执着、有故事、懂感情。这些辛劳大半辈子的人, 履行完了社会家庭职责,终于有暇自娱自乐,然而青春不再,韶华已逝。音乐对于他们更像是对既往岁月的祭奠。在悠悠老歌里,他们能否找回些青春记忆?

        有歌说明还有梦,生命不止,歌声不息。 歌为心语,有感有情不得不发。人有表达情感的需要,无论坦露还是含蓄。不习惯表达情感的人,久而久之,心变得干涸,人变得麻木漠然。

        还好,至少我们还有歌声。歌里有故土,歌里有乡情,有爹,有妈,有爱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