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哈姆雷特:解读《道德经》是否应该有个标准答案?
"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
莎士比亚说的:“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阅历不同,学识水平不同,立场角度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不同,评价不同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近几日参加了几次关于国学经典解读和老子《道德经》诠释的交流会议,意外的发现很多人有“大一统”的思想,刻意的去追求某种共识,争辩的成分已经远大于交流学识的意义,这种现象在民间哲学爱好者团体中表现尤为突出。
近笔者就近来相关话题进行梳理,并略述己见,还望同道者多多批评!
关于老子身世的问题:毫无疑问,在历史中老子只能作为一种存在出现,不可能既出生在安徽,又出生在河南,对于涡阳县和鹿邑县的讨论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一直持续至今,双方都在具备老子文化节,但是老子故里只能是一个,学者的考据往往因为史料不详而难以盖棺定论。关于这个问题需要统一知识吗?笔者认为是不可以的,缺乏材料可以存疑待考,而不能以权威定论,所以在介绍老子的祖籍时候,须得注意争议。我们可以知道自己还有不知道的,但是不能把不知道的内容当作已知,这也是《道德经》关于“知不知,上;不知知,病”的基本主张。这一点太史公就做的很好,不是很确定的内容,他用了“或曰”,真伪并存便于后市考证,马王堆汉墓和郭店楚墓的考古使得很多争议得以定论,很多疑惑得到解答。
关于《道德经》版本问题:根据《汉志》的记载,在西汉《老子》已经流传很混乱了,版本林立是传承派系的问题。隋唐时期大约有十多种版本在流传,截至到1949年,《老子集成》总共收录265种版本,包括出土文献、传世作品、各种传抄本、碑文等。那么我们需要找出一本《真经》当作当今的传世版本吗?笔者认为非但毫无必要,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真经。除了老子亲自写的那本,其他的都是手抄口传的,历经了竹简、帛书、麻纸等难以保持的载体;又经历了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的传抄;同时还经过了上古发音、中古发音、近古发音的不同读法。谁能保证一句话传了2500年一个字都没变?老子本身有无著本也是个问题,《道德经》是否同一时期定本也是问题,怎么就会出现一本真经呢?喜欢古风出土的《楚简老子》和《帛书老子》都可以拿来学习,喜欢骈文《王弼注本》比较适合背诵,只是老子思想在不同时代的不同体现罢了,为什么非要分辨个真假呢?
关于老子思想诠释的问题:有人说用量子力学解释《道德经》就是胡搞,有人说用现代物理学引证老子思想就是南辕北辙,甚至有人认为用西方学术方法研究东方文化就是不认祖宗,偏激的观点实在不少。不少人大概是忘了,自己是九年义务教育上的大学,而不是跟私塾先生学的传统小学。传统由经入史,训诂校勘考据从西汉折腾到清朝末年,难道所有的人都是正解老子?科学的本质是工具,大清已经亡了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认为科学技术就一定是西方的呢?难道中国传统的技术就不是技术?难道传统的科学技术不能跟西方的科学技术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打退小日本用的是枪炮,不是弯弓大刀。用什么工具来研究老子,并不能改变老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这一基本属性。老子讲的是道学,道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天地万物和人的关系,为什么不能用现代的知识重新诠释道学?
关于《道德经》的解读问题:我们都知道,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每一个字都有很多层意思,每一句话也会导致很多不同的说法。那么五千字下来,大家的理解不一样,不是很正常吗?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互相否认,你不懂老子,他不懂《道德经》的论断?笔者对于这种组织交流已经毫无兴趣了,似乎除了抬杠就是吹牛。老子再厉害,也是过去时了,把全天下的功劳全都给老子,也不能解决传统文化复兴的根本问题,弘扬道文化不是靠吹捧老子就可以的
如果非要达成共识的话,笔者倡议如下:
1、老子《道德经》是全人类的瑰宝,无论是谁都可以研究
2、大家同源取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什么方法研究都可以
3、每个人立场不同,解释自然不同,道理之辩不是对错之争
4、给老子脸上贴金,不如好好听老子的话,做老子认为对的事
5、对《道德经》解读不应该有标准答案,对老子的研究不应该持权威论
6、学文以化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都是个人的事情
各行各业均有乱象,文化产业尤其严重,不难发现很多争议的立足点都是文化产业上,而非文化传承上。虽然都是打着讲道理的旗号,但是不难窥察到,儒家排斥道家,国学排斥西学,传统排斥现代化等等狭隘之论。我真的很想一遍一遍的呐喊,我们生活在21世纪,而不是19世纪,学习前辈大师的学问可以,但是他们的立场我们是不是得深思熟虑一下?南怀瑾在沦陷区喊:“救中国!”一点问题都没有,作为南怀瑾的徒子徒孙,生活在五星红旗之下,还在喊这个口号,笔者不禁毛骨悚然,这是要救哪个中国?自于丹现象过后带来的是不少人对国学的口诛笔伐,台湾学者在大陆大肆捞钱之后并未带动文化的实质性发展,本质上都是赚了文化的钱,没能挑动文化的担子。希望传统文化的复兴可以真正的做到,以文化带动产业,以产业推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