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与治病

2018-02-12  本文已影响0人  小明的小书包

给女儿国学启蒙,用的易中天老师的书,自然免不了从《论语》说起,讲的人觉得深入浅出,听的人却一知半解。

爸爸,治国是什么意思?

就是治理国家。

那为什么要治?国家有病吗?需要治吗?

我一时语塞……准确地说,是茅塞顿开。

治家,治国,治学……我以前都是做“管理”的层面来理解,从未发现可以从“治病”的角度去思考。

孩子的天性,认识世界时,会将无生命的复杂事物、抽象概念,都理解为有生命的个体。

万物有灵不仅是原始宗教的教义,也是人生之初理解世界的途径。

类比和比喻不能证伪也不能被证实,不是科学精神所倡导的,却是最为大众所接受的,所以作为文学手法颇为常见,用来讲道理也特别管用。

所以我们看到,国家成了怪兽利维坦,家庭成了避风的港湾,而学问呢,成了三尺冰、万里行。

我们虽然已经长大,但在最深层的思维模式上,却还是像孩子一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