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成长励志散文

我们当年教育现状和现在教育之比较

2019-07-01  本文已影响242人  魏小强

我们当年中考后,只有几所学校可供选择。

成绩最好的上师范或中专学校。不想早就业,想考大学的就进省重点巢湖一中。这些学校不是一般的难进,一个学校几百名考生,包括成绩好再复读一年的复读生,只能录取几个。这是第1类学校。

其次是进市重点巢湖二中。难度和第1类学校差不多。这两类学校是百里挑1。

成绩中等或较差的就进当地的镇办高中。只有一所高中,而且大学录取率很低,几乎连连剃光头。

所以跳龙门、考上大学的几率很低。

再看看现在的教育现状。以安徽省会合肥为例:

成绩好的可以上一中、六中、八中、小168几所名校,成绩次好的可以上7中、九中、十中、五中、庐阳高中等省示范学校。

成绩中等的可以上三十五中、十七中等中不溜的学校。

这是达到中招录取分数线的,达不到分数线的,可以上艺术学校。

可以说人人有学上,谁都能上得起学。

还有私立和一些公办学校,什么百花中学、科学岛中学,都是低分者的集中营,不管考分多少,有钱就可以进。

我们那时基本没有上过辅导班,除了学校在暑假组织的为期一个月的补习辅导。那时能考上名校,完全是拼智商。不像现在的学生能被名校录取,是家长投资加学生智商的合力结果。

现在各类培训班、辅导机构多如牛毛,遍地都是,有名气的大型连锁辅导机构,如新东方、学尔思、学大,再加上在职教师和退休教师开办的辅导班或作坊,更是遍地开花、数不胜数。

把初中的课程内容让小学生去学,在课堂上教初中生高中的内容,完全是拔苗助长。还有一些预科班,在暑假或寒假就把下学期要上的内容提前上完了,不知道学生上完这些课以后,在学校的课堂上是否认真听讲。

这也难怪。

父母都是农民。靠田里那点收入,累死累活也挣不了多少钱,还要交农业税、买化肥等生产资料,能让孩子穿上衣服、吃饱饭就算不错的了,哪有闲钱去让孩子上辅导班。田里的农活那么多,双抢时间紧,不让孩子搭把手哪行。孩子还要忙着帮父母干农活,哪有时间去上辅导班,家庭的经济条件也不允许。

现在的大都市特别是经济发达城市就不一样了。城市就业机会多、挣钱容易,父母要是都是高学历, 一个月的工资就一两万,一家一个孩子,是家庭的希望,钱不花在孩子身上花在谁身上。

所以,每年寒暑假特别是暑假,刚刚结束学校课程的小学生或中学生,奔波碾转于各类文化课辅导班,一个暑假的辅导费用就有几千或数几万元,也就不足为怪。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