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Excel学理财(13):CPI、通胀与实际利率(上)
前面花了很多篇幅讲述如何计算收益,其实都不是真的“收益”。(宝妈,你是在玩我吗??)
我们平时说的理财收益,都是账面数目。比方说,1万元理财到了年末净得利润600元,这600元在年初能买到东西跟1年后买到的就不一样。如果将时间拉长一点,5年、1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同样数目的货币能买到的东西差别更大。
这时候,你需要知道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我国国家统计局每月、每季度、每年都有公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简单来说,就是一篮子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的综合指数。通过观察CPI的变化,能大致判断人民币的购买力变化情况。
每个国家的CPI表达方式有所差异。我国的CPI是采用上一年/去年同期为100折算而来的。(美国是采取某些年的平均CPI为100,之后年份的CPI为累积值。)
上图隐藏了1991年至2010年数据,实际Excel表格是有全部数据的。用这种CPI(上年=100)非常容易计算年度通货膨胀率。当年通货膨胀率,等于该年CPI除以上一年CPI值(即是100)再减去1。
发现没有,国家公布的CPI值,就是方便各位吃瓜群众快速读出“通货膨胀率”,把当年CPI减去100后面再添个百分比符号就是了。
把上述通胀率数据换成图表会更直观:
可还有童鞋没看懂。这通货膨胀率跟我手中的钱有什么关系呢?
大家还记得吗,在70、80年代时,“万元户”是富豪的象征。那时候别说1万元,100元可以买到很多东西。如果穿越回去,拿着2015年末的100元回到1978年能买到多少呢?
先别急。还是拿国家公布CPI(上年=100)数据,用Excel表格算下累积CPI。
采用累计CPI,2015年相对1977年CPI指数就是619。翻译成通俗的话,就是相对1977年物价,过了近40年2015年物价增长了6倍。也即是说,同样100元人民币大钞,到了2015年只能买到1977年的六分之一。
我把上述数据转换一下,画成图表会更直观。
上面这么多数据、图表(CPI、通货膨胀率、购买力),其实都是在描述货币在真实世界的价值变动。
我们平时所说的收益率、银行存款利率,都是没有经过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调整的。
比如今年有一款理财产品,名义收益率为10%,保证年初1万元买入、年末会获得1.1万元。假设今年通货膨胀率为5%,这意味着年末1.1万元已经买不到年初1.1万元的实物,大致买到1.05万元。这样算下来,理财实际收益率需要名义收益率经过通货膨胀调整。
实际的收益率(实际利率)怎么计算呢?先告诉大家答案,那就是“费雪方程式”,1+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1+通货膨胀率)。下一课会用例子来解释。
总结:
1.随着时间推移,货币实际价值会变动。CPI和通货膨胀率是描述货币实际购买力的指标。
2.名义利率(收益率)是未经过通货膨胀调整的。
(本课无作业)
备注:本课示例和答案的EXCEL表格,可在百度网盘http://pan.baidu.com/s/1jIxaBlk下载,或在百度网盘搜索用户“ppathome39”《用EXCEL学理财-示例及作业(更新到第13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