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风暴》:李成阳是人生理想
《扫黑风暴》中,李成阳是个悲剧,也是一个理想化人物,现实生活中根本不会存在。
十四年前,李成阳和师傅林汉的储物柜和车的后备箱分别发现巨额现金,两人均无法证明钱的来源,林汉坠湖死亡,李成阳被警局定性为黑警除名。
我和朋友们讨论过这个话题,一个被单位轻易开除,心里满怀愤懑和委屈的人,对单位会怀着怎样的心情?十之八九会是深深的失望,甚至仇恨!就像一个在外受了污蔑和委屈的孩子,原本指望家长能帮助自己从污水坑里爬出来,结果家长不但不信任帮助,反而补上一脚,将他踢进人生的深渊。这样的伤害简直可以让一个人心灰意冷到死。
哀莫大于心死。十四年足以从内而外彻底改变一个人,所有过往的惨痛经历都会重塑他的人生观。但《扫黑风暴》中的李成阳,在被警局除名的十四年间,既没有一蹶不振,自暴自弃,也没有和不法分子,黑恶势力同流合污,而是忍辱负重,砥砺前行,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警察身份,一直坚持用警察的“正”要求自己,带动身边的人。
李成阳在新帅集团任法律顾问的十四年间一直遵纪守法,也严格要求身边的人不逾距,不违法,并带领整个新帅集团走上阳光正道。
十四年间,李成阳从来没有放弃对师傅林汉坠江死亡真相的追寻,法医出具了醉酒驾驶的鉴定,李成阳依然坚持为林汉讨公道。林汉去世后,李成阳照顾他的老母亲,关注他儿子林浩的成长。甚至林浩骂他是“垃圾”,“烂人”,他也只是无奈地痞痞地坏笑着过去。
任你东南西北风,我自巍然不动。无论经历过多少人生的打击和磨难,依然保持一颗纯真之心,不忘初心,始终如一。
无论四季冷暖,始终惦念自己的战友;无论时间多久,一世牵挂自己的朋友。
这些话听起来励志唯美,但现实中基本不会存在,尤其是像李成阳那样被污蔑,被冤枉,还能保持初心,那是违背人心人性的。
身在职场中的人,很难为一位逝去多年同事的冤情耿耿于怀,也很难关注照顾一位同事的家属很多年。时间可以改变一切,人走茶凉,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些冷冰冰的词组才是职场真相。
《扫黑风暴》中,李成阳和何勇是警校同学,他俩年纪相仿,学历相同,起点一样。如今,何勇是省公安厅下派的专案组长,一身正气,受组织重用,受同事尊敬。按照剧情的提示,李成阳最终也会回归警察队伍。但出离十四年的人生早已千疮百孔怎么弥补?回归警队,还有一条漫长的路,即使顺利回归,也是从最基础的警员做起吧,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不信李成阳可以做到完全无视。
李成阳是人生理想,是我们自己的理想化人生。即使蒙冤受屈,遭遇不公平的、残酷的人生,依然初心不改,找到最初的自己。也许我们可以在幻想中悲壮地这样要求自己,但没人能真正做到。
李成阳是人生理想,是观众对一个公务人员超乎寻常的理想化状态。蒙受不白之冤,也不要心怀怨恨,永远维护单位,维护群众,善待周围人群,挂念昔日同事,打不还口,骂不还手,因为曾经的身份,要甘当社会的出气筒,吞下委屈,喂大格局。这样的期待,圣人般的要求,让人心酸!
行至中年,半生已过,前半生的人生轨迹已成定局,后半生的人生归属一目了然,而这并非李成阳自己的选择造成的结果。
站在同一条起跑线的上的李成阳和何勇两位警察,相同的起点,迥然不同的人生归属。李成阳归途坎坷,咽下委屈,面对遗憾,不抱怨生活,心怀阳光,永远灿烂。
李成阳是观众的人生理想,是观众心中的一道光,慰藉过往,照亮来路。虽不太现实,不符合人性,但艺术作品就是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填补一些空缺,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