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视觉笔记【所有作品】富兰克林践行群作品合集得到专栏输出岛

【知识卡片027】你和物品的关系,就是你和自己的关系

2019-06-13  本文已影响2人  荷语微光

手绘笔记

【主题】这条笔记是关于什么的?

通过审视你和物品之间的关系来观察你的心智模式属于哪一种状态。

【信息】这条笔记讲述了什么内容?

这条笔记通过引入断舍离的概念,让大家理清自己与物品的关系,是执着过去、逃避现实还是担忧未来?

“断舍离”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简单来说:

断:就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少买(断);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多扔(舍);

离:脱离对物品的迷恋——不执迷于物欲(离)。

人们舍不得扔东西的原因大概有三种:执着于过去,逃避现实,担忧未来。

1. 执着于过去的人

他们是典型的“所有权依赖症”患者,小学的课本,10年的车票,旅游的景点门票,第一次拔掉的智齿,在他们的眼睛里都充满了回忆,小心翼翼的保留着。

2. 逃避现实的人

逃避现实的人没心思整理房间,他们看起来非常忙碌,实际是忙碌到没有时间整理,因为他们关注的太多,想要的太多,每个都放不下,所以一直属于低水平勤奋。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他们不愿意面对生活的真实状况,所以干脆不面对,全部堆在那里,越堆越沮丧,就更不愿意去面对了。最终会被杂物一点点挤死。

3. 担忧未来的人

这一类的人最长说的就是,这些东西迟早会用的上。于是家里囤满了卫生纸、面巾纸、食盐、保鲜膜、垃圾袋等等。

尤其是很多老人喜欢把东西存坏或者是过期,都是他们担忧未来的表现。

【思考】这些信息告诉我们什么结论?我是如何看待它的?

通过整理改变自己的过程有3步:

1. 不断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发现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

2. 通过审视,你关注的重心从物品转换为自我。你在对物品的整理中,重新认识、发现和肯定自我。

3. 把物品替换为你自己“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把真实的自我固化到生活里面去,你的精神面貌也会有所改变。

通过向外整理,引发内在改变。

看看作者是如何提出问题的?

作者通过断舍离的概念引发人们思考,理清你和物品之间的关系来分析你的心智模式。

他是如何搜集信息的,源头是什么?

源头是断舍离的那本书

他是如何推论的?

通过分类,他将人和物分为三种模式:执着过去、逃避现实、恐惧未来

他又是如何表述的?

通过论述和举例的方式说明

他带来哪些新观点?

断舍离的根本是在自己身上,你需要去关注自身。

【行动/反馈】我可以针对它做些什么?

通过观察你身边占用时间、空间、注意力最大的10个物件,你可以评估一下自己的心智模式——然后逐一判断这些物件落在哪个领域。下面是一个按照“时间—有用程度”排列的表格。

【金句】总有一些值得你记录的句子

在你占有物品的同时,物品也在占有你。

【钩子】我可能用在什么场景中?用什么关键词可以搜索到这个知识点

断舍离 整理  心智模式

【出处】它的出处是哪里?

  《超级个体》你和物品的关系,就是你和自己的关系 5-2

【时间】我是何时何地读到它的?

2019年6月13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