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品牌7堂课
最早知道秋叶大叔,是他的ppt模板。最近看完了他关于个人品牌的这本书,是他自己现身说法的总结和梳理,就像樊登讲读书的那本书,都具有自己现身说法的特色,虽然个人特色明显,但人家毕竟成功了,他们的经验就具有一定的经验指导性了。
先看看这本书告诉读者的个人品牌7P模型。
![](https://img.haomeiwen.com/i4161714/3077938af7ac931b.jpg)
秋叶总结的很全面,每个模型里面有具体论述。我想说的是,理论正确但是我们要结合自己实际行动去操作不容易啊!
作为传统出版人,对于自媒体也少不了关注,但是在变现这块,一直都是难点,赚钱的都是头部的少数,盆满钵满,大多数都是凑热闹,刷存在,被割韭菜。
虽然如此,还是需要不断关注和研究。就像这本书,看到做不到,看到理论但深入理解有限。还是多记录,后面慢慢消化吧。
主要内容:
1.平台&赛道,规划个人品牌发展版图
在打造个人品牌的商业生态里,平台是关键节点,因为他是最大的流量主。赛道是主攻方向,是我们选择的市场,一纵一横,决定了个人品牌的发展版图。
做平台就是抓流量,选择日活用户超过1000万的平台,研究用户画像、真实活跃度、商业变现模…
做赛道要学会对标,研究平台榜单细分领域的头部大号,不光看内容,还要看产品,看运营,学习共性发展模式,分析市场的需求在哪里,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2.定位,让自己被看见
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玩法,都会推出自己的红人。没有谁的成功只是因为足够努力,一定要记住你是被选中的。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个人影响力,让自己能够被看见。
将自己的网名和能力定位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独特的标签,比如秋叶PPT、樊登读书会,围绕专长做内容。
同时,发掘主标签之外的闪光点,比如会做饭、爱唱歌、顾家男人等,打造专业而有温度的人设,让读者信服并能产生共鸣。
做内容时,要有意识地沉淀长尾关键词,必要时进行运营投入,当你出现在搜索页、公信力榜单上时,就成功卡位了口碑容器,个人品牌就初步形成了。
3.团队、渠道、产品、运营,跑通最小业务模型
秋叶认为打造个人品牌,起步的平台最好是出版,包括图书和自媒体。在这些平台上,一个人只要能管好自己,坚持输出内容,就能启动。
通过好内容做大用户规模,盯紧流量变迁,不断带着用户去影响力更大的平台,同时带动自己的产品销售,最终形成自媒体、电商、知识付费多元化收入的闭环。
所以,要尽早规划好自己的产品矩阵,以免流量来了留不住。产品矩阵至少要有三个层级,引流型产品进行导流,锚定型产品树立品牌形象,回报型产品实现变现,形成现金流。
要树立流量池思维,珍惜每一个粉丝,形成流入大于流出的动态平衡。对于新粉,创造短时间内多次触达的机会,增加粉丝付费的可能,对于老粉,通过开展社群活动,激活用户,增加黏性,避免流失。
在运营方面,可以通过做品牌故事、打造让人看得到的成长大事件,借势热点等手段,不断增加影响力,放大个人品牌。
而在创业之初,我们通常不具备组团队的实力,这些事都要由一个人来做,把一个人活成一个团队。
重要的是,要有跑通最小业务模型的意识和能力,先把架子搭起来,再慢慢扩充实力。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抓风口,赚快钱上,是没有办法沉淀出个人品牌的。
新的生态不断兴起,世界永远不缺少红利,是站在风口抢一波快钱,还是稳扎稳打,一步步借势,或者就站在一边看看风景,选择权在自己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