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教育观的认识和启示
今天作为一名志愿者和一位完全中学的校长一起开展爱河护河行动。我们一边在河涌边清洁卫生,一边打趣地问校长:“校长,现在学生犯错误了,还用罚搞卫生、跑步或抄《学生守则》吗?校长没好气地回答我们:“学校卫生有清洁阿姨搞,况且劳动是最光荣的,不能用来惩罚;罚跑步和抄《学生守则》会被家长说老师体罚学生,现在都不用了。”我们听完相视一笑,都表现出特别羡慕现在学生的样子。我们很好奇,继续穷追不舍,“那现在学生犯了错究竟用什么手段来惩罚呢?不给他当头棒喝,能让他记住自己犯的错误吗?”“啥手段都不敢用,就是指出他哪错了,引导他呗。如果每个家长都像你们这样认为,那就好咯。”校长不带一点表情地回答充满好奇心的我们。我们不敢再追问什么,感觉是问到了校长的痛处。
其实,一个人犯了错,及时接受惩罚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这有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家庭的美满幸福,社会的和谐进步,一举多得啊,为什么惩罚教育不受人待见呢?
01
赏识教育大家都知道,其实惩罚教育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惩罚教育也是现在时兴的挫折教育中的一种。所谓惩罚,是指“实施处罚使犯错误的学生身心感觉痛苦,但不以损害受罚学生身心健康”为原则的处罚方式。惩罚是一种权力,而非权利,是教师用以惩处违反学校学习生活规范的学生的权力,是针对学生违反规范的行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管是谁,不管年龄多大,只要你进入一个集体,你都必须先了解这个集体的规矩,接受这个集体规矩的教育,才能融入这个集体,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喜爱。而未成年人正处在混沌期,把根扶正甚至比学习成绩更重要,因为一个人的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很大程度上都是童年时代形成的。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普遍存在个性脆弱、受挫能力差、缺乏爱心,这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一味迁就、放任自流、不敢批评是密不可分的。
02
古人有“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周易·系辞下》)的说法。说的是我们犯了错的时候受一点小小的惩罚,便不会做大的坏事,一辈子都记得要去做好人。 “玉不琢,不成器”也说明有成就之人的成长无不历经磨难、不经过如玉器般的精雕细琢,两者是同样的道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无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犯了错误的孩子,他们都有恐惧心理。如果学校和家长没有及时的引导和纠正,可能就此强化了孩子的犯错心理:“反正犯了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到孩子大一点的时候,多次重犯错误时,就无济于事了。到时出现的状况可能就是孩子与家庭关系的疏远,甚至导致情绪对立,矛盾激化,往往意想不到的家庭不幸(悲剧)就这样酿成了。
03
古今中外,无数案例告诉我们,惩罚要纠正的就是“尚未高尚”和“尚未有健全人格”的人的基本道德行为的偏差。爱迪生小的时候,他看见邻居温切斯特正在用一个气球做一种飞行装置试验,这个试验使爱迪生入了迷,他想,要是人的肚子里充满了气,一定会升上天。几天后,爱迪生把几种化学原料配在一起,拿给父亲的帮工迈克尔·奥茨吃,爱迪生告诉迈克尔·奥茨吃了这种东西人就会飞起来,结果奥茨吃了爱迪生配制的“飞行剂”后几乎昏厥过去。爱迪生因此受到了父亲的鞭打和小朋友父母们的警惕,劝告自己的孩子不要与爱迪生玩并远离他。
有人说,高尚的情操应该是熏陶出来的,来自于自身修养的提升;健全的人格的独立个性和责任感是引导鼓励得来的,而非来自于惩罚。爱迪生敢于尝试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可他伤害别人的做法是错误的。父亲的鞭打和朋友们的远离是给他当头棒喝的惩罚教训,从始让他及时纠正了自己的行为偏差,成就了自己伟大的人生,成了美国伟大的发明家。
坚定孩子纠正错误的决心需要老师和家长站在同一阵线。面对犯了错的孩子,尽管有时因为恨铁不成钢太生气而惩罚的手段有点粗暴,只要不损害孩子身心健康,我们都应该和老师站在同一阵线,坚定孩子纠正错误的决心,不让孩子有侥幸心理而最终错得不可收拾。要知道毁一个孩子容易,培养一个孩子成材可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