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过往...想法散文

2021-10-12 我们的那个时代(11)-上海的公共汽车

2021-10-13  本文已影响0人  巴尔

      经历了漫长的28天终于回到家里了,抓紧时间把在上海的感受记录下来。由于疫情隔离我有了在上海当了一回游民的机会。既无车也没有参加旅行团,我赤手空拳带着一个手机和一瓶矿泉水开始独自漫游大上海了。

      当我走出隔离的宾馆,看看头上是蓝天白云,脚下是自由宽阔的马路,两边是造型各异的高楼大厦,呼吸着上海新鲜的空气,立即感觉浑身上下充满了活力。我迫不及待地要去宾馆外面的世界看看。当天下午我就选择要去位于我新酒店附近的上海植物园。我想那里的人不会很多。因为我刚解除隔离,最好不去人多聚集的地方。

        我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问路”。在十字路口我拿不准应该走哪条路,手机的导航我还看不太懂,只好问路了。我不想去问年轻人,因为马路上多数人都是来上海旅游的外地人,不确定他们是否知道应该怎么走。于是我就去讨教一位上海的老太太,我想她一定会知道的。果然她告诉了我去植物园的方向。但是让我惊讶的是,这位老者竟然让我跟她走,她带我去。这与35年前我们遇到的上海人看不起外地游客的遭遇完全不同。她热情地跟我交谈,说她要过马路去饭店吃早餐,上海植物园在那个饭店的旁边。到了饭店她还告诉我什么早餐好吃,简直把我当做了她的朋友。我谢过老者,告诉她我吃过了早饭,午饭时候可以过来品尝。别过老者去了旁边的植物园游玩。上海漫游就这样有了一个令人高兴而暖心的开头,心里感觉现在的上海人素质蛮高的。

      第二天我选择去远离酒店的上海佘山森林公园。这个公园我需要乘车大约两个半小时,中间需要换乘,往返需要五个小时,我担心如果路上塞车可能天黑之前回不到酒店。35年后我第一次坐上了上海的公共汽车,这还真让我感觉与我居住的城市的公共汽车有许多的令人感动而又不同之处。汽车是一样的汽车,不同的是车内的软环境,处处都体现了以人为本,为乘客着想的理念。

      上车后广播会提醒汽车要启动,要你站稳扶好,告诉你本路车的目的地,声音柔和不刺耳。车的正前方有一个长方形的显示屏滚动报站,这对我这个第一次坐本次车的外地人很重要,因为我怕坐过了站。每一站,广播会用普通话、上海话和英文柔和的声音报站,听起来既好听又舒服。上海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既照顾到外国人,同时又不忘自己的家乡人。接着广播会提醒乘客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要全程佩戴口罩。司机不会对没有戴口罩的乘客大声训斥的。即使忘记戴口罩的人,听到播音都会立即带上口罩的。司机和乘客的关系显得融洽而不是盛气凌人。   

      车内也有广告的液晶电视,播的是公益广告,但是都是以字幕形式来播放,静音的。这和我以前坐过的公交车不同,在我住的地方,公交车会不停地大声播放广告,不论你爱听不爱听,非要强迫你知道我的广告内容。还记得一个教学辅导的广告,”学英语, 学数学!学英语,学数学!” 大声喊叫,类似这样的汽车内的广告会一分钟不停地一直伴随着你,直到你下车。上海公交车体现对人的尊重,不用噪音来影响乘客的听觉和心情。让乘客怀着平静的心情去欣赏窗外上海的景观。

      一路上车内只有三五个人,车快要到站的时候,广播会提醒乘客后门下车。但是上海司机的人性化表现的非常好,遇到老人,即使在前门下车也不会遭遇训斥。还有的乘客在后门上车,司机同样也不喊叫,方便乘客。我记得曾经带我爸爸坐本地的公交车,他推着助力车上车,汽车的前门狭窄,他想从后面上车,我提前跟司机商量,结果当我爸爸刚要上车,司机立即关后门,险些把我爸爸夹在车门里。这样的感觉让你气愤。在国外,如果遇见坐轮椅的乘客,司机会把整个汽车的车体降低下来,还下车帮助残疾人上车,然后把他的安全带固定到车上。这真正让你感觉你得到了服务和尊重。先进的城市人的素质和城市的理念与落后的地方差别还是蛮大的。

      我是在上班的时间乘坐上海的公交车,不是应该最拥挤的高峰时候吗?为什么车内只有几个人呢?下次再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