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线下读书会分享复盘: 理出表达的底层逻辑

2020-07-18  本文已影响0人  珍汐01

6月底接到要做线下读书分享,时长一小时的那种。这对我来说是个挑战,犹豫一会,答应了。

7月初开始准备,从做ppt到写稿再到练习,用了将近半月时间,因为我很重视这次分享。

有人觉得这没什么,但于我,是一次突破。

写作和表达能力是一个人发展所必需的。所以,上半年我一直在练习写作,而表达是我的短板。

很多时候,我是一个不爱表达的人,大多数想法要么通过写作传达出来,要么就只是想想而已,因为觉得说出来很累,我知道这不是一个好行为。

有朋友形容我这是“内秀”—内心丰富秀丽。我很喜欢这个词,但我还是很想提高我的表达能力。

于是,我尽可能抓住一切可以练习的机会。我的认知告诉我,要想做到分享时不紧张,就得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7月17日分享过程中,出现了两次卡壳。结束后书友给我的建议:准备的很充分,但由于过于谨小慎微并且太关注自己准备的内容上,以至有点丧失灵活性。

后来想想,确实,这种表达太过固化,失去了灵活性,导致人的语言思维被局限,表达出的内容没有氛围渲染,也就失去了趣味。

反思一

整个过程下来,我是收获的。

在准备阶段,实践了从目标到分解,体会到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只有不会分解的目标。一个小时的分享,意味着我需要写1.5W字的文稿,制作30页以上的ppt,再合理分配大量时间段来练习。

通过这些,貌似把“专注于短期目标”练得熟烂!

分享结束后,我享受大家对我的评价,这让我知道我的好与坏,是一种反馈,也是一种验收。

反思二

对于分享,我自己是不太满意的,很多东西表达不清楚。

回来之后,我就开始分析为什么表达不清?

后来发现,表达不清,是因为没想清楚;由于思考不清,以至于不知道怎么说;而思考不清,则是因为概念不清,以至不能理解它的实际含义。

如果概念不清,在概念之上的所有讨论,都是模糊的!

既然知道了是概念不清,那之后的准备充分就不是充分准备文稿和练习了,而是把每一个概念都充分的思考清楚,这样说出来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反思三

对此我相信,我能改变。首先,是因为这次的分享经验给了我很大信心;其次,我接受我的不足;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我认为这是我自己的问题,只要通过努力是可以改变的。

就像分享《把时间当作朋友》里的一个观点,一切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

就比如:

不会表达,是因为逻辑不清;
逻辑表达不清,是因为思考不清;
思考不清,是因为没花时间学习;
没花时间学习,是因为不重视;
不重视,就是自己的问题。

所以,认识到“一切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我们才能更坚定的改变自己。去学习、去思考、去练习,这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路径。

最后,感谢所有给我建议和鼓励的人!

End.

关于我

早起践行者(连续早起300多天),阅读爱好者(半年阅读近50本书),时间规划者(连续30周写周计划时间手帐)!

左手写文,右手写帐,用实际行动拓宽人生维度。相信美好的事物,也相信通过学习必能遇见美好的自己。

若同频便同行,微信:li34zhen

你的每一个赞,我都会认真的当做喜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