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轻上天堂

上爱不爱

2016-05-10  本文已影响0人  曹霞飞

                                                         文/曹霞飞

感谢于丹老师普及了这句话: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同样,有些时候越标榜做到了什么的时候,越是证明你还没做到。先来看看《老子》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参考译文:

有最高德行的人,不去追求德行,也不以有德为荣,这种人才是真正有德之人。

下德之人,每天坚持让自己的行为符合德行,从来不做不符合德行的事情,这种人反而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

这和养育孩子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换一个套用下这句话,上爱不爱,是以有爱。下爱不失爱,是以无爱。

以前有句话说,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吴志红老师论述了这句话是个传说。如何爱?怎么爱?爱是一种能力,不能生了孩子就会爱。

八零后妈妈是觉醒的一代妈妈,活跃在各个社群里不断的学习各种育儿知识。但学习后的妈妈,总是会问到一个问题:我都共情孩子了,可她却还总是这么哭闹,我那么爱她,我控制自己不要发火,为什么我用了书上学习的这些方法对我的孩子就无效呢?

先说说学习型妈妈大概有以下三类:第一类妈妈,是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遭遇了很多的困难和问题,是来疗伤的;第二类妈妈,是还没有遇见问题,但是意识到了养育孩子的重要性,是来学习技巧的;第三类妈妈,是深刻体会了妈妈自身的成长才能带领孩子成长,是来了解真相的和提升自我的。在混序妈妈学院里,有很多第三类妈妈,因为她们的觉醒和努力,很多家庭在悄悄改变着,越来越好。

《老子》这本书,又叫《道德经》,分成了上篇《道经》,下篇《德经》。上下篇开头的第一章,都非常重要。上篇第一章开头就写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普遍的说法是,道不可以说,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也有解释为,道是用来遵守的,但不是永恒的。)说了这句话,后面的文字都只能是参考了。第三十八章是下篇《德经》的第一章,告诉大家真正的德行也不是刻意做出来的,下篇写了很多关于德行方面的内容,如果你刻意去做,也不是真正的德行。

回到刚才妈妈的问题,提这类问题的,多数是第一二类的妈妈。经过了一段时间学习之后会觉得如获至宝,下决心一定要好好爱自己的孩子,坚决不能再对孩子发火了。可是每每遇见孩子出现哭闹等行为,又会控制不住,就算勉强控制住了发火,也是内部很受伤,甚至对学习产生了怀疑。内心会纠结,我都这么爱孩子,用尽了方法,为什么不见效呢?

因为刻意的爱,有时候就不是爱了。上爱不爱,是以有爱。这么说吧,当我们能很自然的看待孩子的哭闹的时候,我们很自然的去共情孩子。在大自然,一只小猴子会一直抱着妈妈,一只小狮子会妈妈身上蹭啊蹭,这都是很自然而然的时候,母猴和母狮子没有刻意的特别的期待,只是做一个母亲该做的事情。

但对于中国的妈妈,往往太爱孩子了,听不得孩子哭,觉得只要孩子一哭就仿佛宣布你不是一个好妈妈似的,对哭这种负面 情绪有一种天然的恐惧和排斥。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八零后妈妈,原生家庭在她身上有很深的烙印。从小自己是不能哭的,有些地方甚至认为牙口张齐了的孩子白天哭,就会有灾难发生。哭是不好的,哭是不被妈妈认可的,内在的父母随时监视着自己,不要哭,要勇敢,要坚强。于是,在自己当了妈妈之后,听到孩子的哭,会唤醒内在父母对自己一直的监视,会引发自身的焦虑。

通过学习后,知道了孩子的哭闹是因为有背后的情感和需求,要共情孩子,于是,就刻板的去共情,去说出孩子的感受。但,这种表面的共情会无效,孩子是会感受到的。上爱不爱,因此最好的共情,是自然而然的与孩子的情绪在一起,是我们的母性与孩子同在。

所以,当你刻意那样去共情去爱的时候,其实是不爱。

当一个人说不吹牛的时候,就是要吹牛了。

当一个人说不是我说你的时候,就是要说你了。

当一个人说不是我显摆的时候,他就是要开始嘚瑟了。

当一个人心里一直有,其实就是没有。

你心心念念要爱要共情,就是没有爱和共情。

养育孩子,如果一直在想要爱孩子,要照顾孩子,要让孩子一直快乐一直健康,要共情孩子,要帮助孩子去掉不好的感受。这是爱吗?这不是爱!真正爱,就是自然而然的去做了一个母亲该做的事情。当孩子有情绪时,陪伴孩子和他的情绪在一起,帮助孩子来面对自己的感受,允许孩子在自己的情绪世界里进进出出。爱就是深深的理解和陪伴。深深的理解,就是让情绪以本来的样子该来就来该走就走,而你一直陪伴。

当我们学习完这些育儿知识后,有一天,你不再去可以共情,你不再去刻意让孩子不哭,你不再可以让孩子觉得考第几名都可以,那才是爱的真正的开始。

(混序妈妈学院入口微信:lv18910652598)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