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新歌声》有感
看《中国新歌声》有感
今年的《新歌声》如期进行,成为了暑期霸屏的一个节目,导师是年轻人喜欢的歌手,包括谢霆锋、周杰伦、庾澄庆和李健。虽然参与的选手岁岁年年人不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为音乐而战。舞台上,他们尽情地释放自我,演绎出不同风格的歌曲,给观众带来的不仅仅是听觉的盛宴,更是感情的交流。看着选手们忘情地表演,我的思绪来到了那年....
那是2012年7月13日,是《新歌声》的前身《中国好声音》,导师有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在这个节目之前,我知道的国内的歌唱综艺是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和《快乐男生》《我是歌手》,反响也不错。而《中国好声音》打破了以前音乐的选秀模式,和传统节目相比,主要体现了:
1、节目重树“声音”本位,对于所有学员只有一个评判标准:声音。
2、传统选秀节目只有评委有资格选选手,评委和选手之间的权利是单向的,《中国好声音》则提出了“双选”的概念。
3、跟传统选秀节目不同,明星导师会和学员一起合作演出。
这样的模式耳目一新,吸引了大批观众。
我也是其中之一。重要的是,当我看到节目里的学院被导师按下按钮并选择导师之后,导师会亲力亲为地指导学员,从选歌、演唱、合音等阶段,导师都会给予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这个时候,我特别羡慕。于是,一种想法在我心里蔓延开来,我也要继续读书(当时读完大三了),因为在研究生阶段可以获得导师的指导。后来,经过一番努力,也完成了我的这个心愿。而幸运的是,我在读研期间遇到了一位很好的老师,在我的学习阶段、写毕业论文甚至工作上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正是因为这些帮助让我成长得更快,不仅学习了知识,还开阔了视野。
后来,工作了,我选择继续留在象牙塔里,刚开始教书时,缺少经验,在教课的过程中发现“学”和“教”真的不同,我把自己学习的思路教给学生,但是发现他们并不感兴趣。后来,在《好声音》里,我得到了一些启发:导师不都是高高在上的,他们甚至可以很幽默,很有亲和力并且有人格魅力,师生之间应该是互相关心,甚至可以打成一片。我开始学习他们和学生沟通的方式,语气,后来慢慢的,学生开始喜欢我。
《好声音》也带给我自信。还记得做老师的第一个学期,每天上课的前一天晚上,想到第二天要面对乌压压的60、70号人,心里不免开始打鼓,害怕。然而,看到《好声音》里面导师们点评时的谈笑风生和自信,让我也树立了信心,于是不断地在心里回忆他们说话的方式,这样,我变得不再害怕。
《好声音》已经进行了7年了,然而我每年都在关注,是它感染我、激励我读研,又带给我自信,还让我知道了和学生沟通的方法,让我收获了许多。希望它越办越好,越来越红火。